阿史蘭,這個劇裡第一個激起了我探索欲和分享欲的角色。從她出場就充滿了不穩定因素,我站在上帝視角猜測她的過去未來。她第一次和阿術談起童年的玩伴,我就猜到了這些玩伴的結局,猜到她為白衣客所用。我以為編劇會讓她更堅韌些,周轉斡旋在康師傅和白衣客中間圖謀報仇,想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多少有些乏味了,但是沒有,她就是一個被迫成長的孤魂,說著要報仇的話自己卻早就先一步死去,她怨阿術帶了危險,恨龍突旗手下草菅人命,憤怒但是並無還手之力,其實她知道白衣客在利用她,知道自己幫白衣客只會讓世界上有更多無辜枉死的人,但她只能依附於白衣客,所以她其實也怨恨自己,她就是一個脆弱的,滿是裂紋又美麗的遊魂,顫顫巍巍的被人拉扯,任務的失敗和阿術的成長散了她最後一口氣,死亡是她真正的解脫。
另外說下最後那一句,天佑龍霜公主。確實買錯,焉樂兵變,明裡暗裡大雍焉樂為了留住一個王族血脈不知多少人沉沒黃沙,她知道阿術也無辜,但她還是想看阿術背起自己的恨,這是阿史蘭對阿術的怨恨和她認為最大的報復。嘖,好品。
目前只看了前四集,本人非常喜歡。主角團四人有明顯的成長線,開篇並非完美人設。其次,演員沒有拖後腿的,並且幾乎都是原聲臺詞,我這種對於演技要求高的人已經非常滿意了,而且幾位的人物性格特徵也已經明朗了。再說一個小細節,我注意到了他們把“博聞強識”和“腌臢”讀對了,還挺驚喜的(當然驚喜主要在於自己注意到了這點,讀對臺詞是演員的必須要做好的),就和當初注意到檀兒讀對了剽竊(piao是一聲)一樣驚喜。還想講一個點,我發現自己對於主角團的形象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因為他們的裝造都很符合人物形象,除了尉遲華有銀子買上好的衣料,其他人都是苦命打工人,衣服稍微“惡心”一點沒關係,看到有些人說妝造不精緻我就想笑,老拿偶像劇那一套。但是當我看到花小娘的時候,我就對她的相貌和體態做出了要求,因為她得有足夠的“誘惑力”,還好她的動作有點乾巴巴,卻更加讓我懷疑這個人的身份和行為動機,這個人應該有很大的嫌疑。最後想說,果然還是全員不拉胯的群像劇好看啊
怎麼說呢,剛開始這個角色我一直以為是個輕喜劇,但是探案和懸疑的成分也不少,貫徹整部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物都刻畫的很好,演員之間的合作也都很舒服,劇裡面的案子也沒有說廢話,亂湊時長,很有邏輯。
元莫剛開始幾集他就像是一個混不吝的角色,貪錢愛酒,他的表情和語氣都讓我覺得很自然,讓我嘎嘎樂。舉個例子,一覺醒來他的酒被阿術給扔了,前提是三天時間已到,阿術沒拿到長樂人的戶籍,元莫沒穿鞋就問他的酒去哪了,回屋的時候還有一個翹腳的小動作,檀健次老師在飾演角色的時候,都會深入去刻畫,通過各種方式來表現,比如相柳的歪頭,他本來就是九頭蛇嘛,就很靈動!說回元莫,他雖然有點頑皮的那種性子在裡面,但是他真的很聰明,在探案的時候智商在線,給大家提供線索,在認真探案和搞笑之間平衡的很好,也是一個很細緻的人。其他人各有各的看點,老於和事佬能笑死我,在冒充朝廷官員之後被刺殺忙不迭的跑到馬車底下,刺客看見之後的"一指禪",我直接笑到彎腰;鐵娘子尉遲華剛開始是有點魯莽,本來那也是不知道計劃更改,直接去保護譚林了,但是我覺得在探案小分隊的一次次經歷後,相信他們會發生蛻變;阿術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從剛開始沒有過所,偷別人的進城,那股機靈勁真的很吸引我,再到後來受傷了忍痛和背後的傷疤,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元莫和阿術也在磨合期,站在阿術的角度,在江湖上,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就相信別人,而且她說的那句有錢就不慌,真的很對,雖然她是坑了元莫,但是她不是長樂人,後面知道事態有多嚴重,也會擔心元莫,其實兩個小苦瓜習慣了嘰嘰喳喳的熱鬧的日子,後面元莫放煙花找阿術更是看哭我!
總之,目前看了八集,真的很精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條線,可能這就是群像的魅力~電視劇的濾鏡和色彩也就不用說了,還有服化道,我覺得導演和後期真的很用心在做,給觀眾一個絕佳的體驗。希望後面的劇情給我驚喜!
四方館比我預期的要好,沒想到有這種格局。好官也會以身試法為鞭策天下,凶手也可以為忠為義,臥薪嘗膽。勾欄女子殺人不為情,為了公平正義。颯爽的女二,一直是打打殺殺也能穿漂亮裙子大方愛美,沒人說男人婆。大家都不想上班,摸魚擺爛,愛財如命,八卦的不行,有各種職場的情況。元莫有小人物的覺悟,也有挑起大梁的擔當,主角團四人都有腦子,只是性格不同,選擇不同。劇的轉場有水平,空境漂亮,沒有磨皮美顏,都是實景拍攝,老戲骨演的非常好,全員演技在線。就是它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喜劇,只能說喜劇只是它的一個氛圍,每一個笑點都不是為笑而笑,都是為了推動情節,而且每一個人物不論大小都有各自的內核和故事,值得一看。
前六集觀後感:1、主角揍沒少挨,累沒少受,鍋沒少背,還經常被拿捏,脫困破局靠的是聰明計謀而不是主角光環,沒有任何完美型塑造的意思,小毛病一堆,人設接地氣又討喜,我特喜歡他入獄那一段,表情、節奏、臺詞、動作、對手戲都很妙。
2、全員智商在線。大小角色沒有犯傻的工具人,尉遲華只是有點莽不是傻,後面肯定有成長線,而且開篇念白介紹時說她從未因鄂國公掌上明珠的身份放棄對正義的追求,難道暗示鄂國公是壞的,後期有刀?期待期待。
王昆吾直但很聰明,初見元莫,他不知道元莫長相,坐在他攤位那裡大喊元莫,觀察周圍誰回頭,蠻聰明的。後來酒樓遇胡商,特寫了他和元莫的眼神,兩人同時發現有貓膩,一個給上司鋪戲,一個順水推舟,所以後面反轉時不突兀,因為前面的眼神特寫暗示的很明白。
3、可能後期很多刀。之前看有志版預告時我說西行部分很有張騫出使西域的味道,元莫似張騫,阿術類甘父,現在看片尾曲還是這種感覺。既然是少年們為國出使,就注定要有付出和犧牲,所以後期大概率有刀。
猜測的刀1.人民疾苦,只想過好自己日子的少年能立志扛起國家責任,必是見過了人間疾苦,可能對應救災吧。2.父輩故事,大刀預定。3.館長刀,館長圓滑通透,但有自己的情義和堅持,元莫視他為忘年交,他看元莫似子侄,猜測館主會為了元莫作出犧牲,看片尾曲裡一個拜得不舍,一個哭的狼狽就很刀了。4.王昆吾的往事刀。5.尉遲華的父親鄂國公可能是壞人,尉遲華的結局可能會去疆場,因為海報中元莫背景是棋局,指代以身入局以小博大,尉遲華背景是軍營帳篷,猜測她會和王昆吾一起去軍中效力。
最愛的就是這部劇的人物人設,真的很正常。群像劇真的魅力就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長線,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故事裡的第一主角
王昆吾,武力值擔當也不降智有頭腦,身負兄弟們的血仇,剛開始一心想離開四方館回軍隊為兄弟們復仇,在於館主的開導後隱忍下來。
最強關係戶華子姐,以往很多劇中這樣的女將軍形象,多是想脫離家庭關系想自己闖出一片天的且很女漢子的形象,但她不是,我覺得她更想承起父輩的光輝,同時她也不是完全的女漢子形象,她穿得起英姿的官服也可以穿著漂亮裙子逛街買胭脂,可以一手拿著淑女的團扇一手提著打殺的鞭子。她有點衝動但也有能力力挽狂瀾後果,第一案她就抓錯了人,反應慢沒get到王昆吾的計策差點壞事,但她也絕對的武力救人神來一鞭救了元莫和阿術
阿術,我真挺喜歡這樣的女主的,自強不息,生命力頑強,會自己拼命奔向光。自己歷經磨難一個人來到她向往的長樂城求安身立命,受傷後像只流浪無家可歸的小貓,看到元莫再找她,會忍著疼奔向他。明明元莫都說了給她月錢,雖然嘴上和元莫鬥嘴還是會自己出去賣胭脂掙錢,而且會吸取教訓走正規渠道做她的胭脂。眼睛看不見了,當時彈幕都在說香水應該會有用,我也在想應該是元莫等不到她,出來找她救她的,結果她自己爬回家的,這裡真的別說元莫我都心疼了,小苦瓜獨自向陽生長也會自己長得很好。
狡猾財迷千面狐,最強大腦元莫,看似擺爛玩世不恭,但即便心中有結,有些東西還是在牽引著他的心的,否則就像王昆吾說的那樣如果真想置身事外,一開始就不會管,甚至可以連四方館他都可以不踏入,畢竟這麼聰明的他幹啥不能賺點孔方兄呢。不管第一案還是第二案,說好的不管其實他都管到底了,尤其第二案都被阿術和華子姐捉弄了,還是默默地查下去了。在一個個案件一次次交鋒中越來越沉穩智慧,最後,少年長成,為家國為天下,也為一人
第一個案件譚侍郎以身試法為忠臣求公道,當他對王昆吾說出“法律,它不僅僅是條文,它更代表的是天下民心,篇目可以修改,條文可以刪減,但是民心不可撼動”看的很令人震撼
第二個案件,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蘿蔔坑”,太典型了,因為他有關系,他早就已經內定了所以不需要檔案他也能夠參加考試,哪怕他所有的考試都不合格,他依舊可以站在高高的角度之上,去嘲笑其他的考生……
更絕的是他也拍出來了竟然很多考生也默認了這樣的一個規則。
四方館就用這麼幽默詼諧的手段將我們現實生活中對於權利的角逐和利益的交換,這麼赤裸裸的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哈哈大笑之後不禁會去感慨,原來生活就是這麼現實
第三個案子紅蓮魔瓶案對應著現實生活中的緬北詐騙綁人第一個案件譚侍郎以身試法為忠臣求公道,當他對王昆吾說出“法律,它不僅僅是條文,它更代表的是天下民心,篇目可以修改,條文可以刪減,但是民心不可撼動”看的很令人震撼
第三個案子紅蓮魔瓶案對應著現實生活中的緬北詐騙綁人
看到檀健次採訪中談及他用什麼辦法來讓自己和角色貼合,他用了“詮釋”兩個字,真的很精準!同樣是這張臉,相似的紅衣,同樣是帶有人間煙火氣的角色,但是塑造的角色氣質卻截然不同,元莫是純真慧黠的元氣少年,防風邶卻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公子,元莫會像個孩子一樣大大咧咧地舔兔子糖畫,防風邶卻會在眼波流轉之間攝人心魂,你絕對不會把兩者混淆。
17集的開篇,元莫眼睛進了火星,阿術幫他吹,那個鏡頭真的特別好看!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在突如其來的靠近接觸中,怦然心動,檀的眼睛太會演了,明明沒有任何過分親密的舉動,但是那一剎那,我看著他們的鏡頭,都覺得自己的心怦怦直跳,那種初戀的美好完全讓觀眾感受到了,而且很清新自然,完全不尷尬!要知道他已經33歲了,還能演出這樣純真的少年氣!太難得了!
呃,前面一直都還好,唯一讓我有點不舒服的是阿術把元莫坑進大牢裡的那段。不過我也理解,劇情需要嘛,元莫總歸要進四方館的,阿術也需要時間成長。
但最近幾集我看得又有點難受了,前面30集發了一堆刀,我雖然難過,但覺得經歷了這麼多磨難,主角團也該有點長進了,起碼會主動上進的吧?結果最新幾集出來,唯一大有進步的居然是安舍人?!
同樣是死了親密的人,安修義明白了感情,立馬就付出了行動,在暴怒後也能迅速冷靜下來,雙商皆長。但阿術呢?還是那麼莽撞,只會衝動行事,合著康師傅白死了唄?
最讓我難受的是,這幾集阿術的心理狀態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分裂了一樣。一會要和元莫談情說愛,發生了那麼大的事,該怎麼膩歪還怎麼膩歪;一會呢又要一門心事的去報自己的私仇,結果確實衝動行事,一鍵白給;最後編劇又告訴我她要心繫百姓,當真正的公主了?
不是,我不是說阿術想回焉樂不對,但她剛剛才為了給康師傅報仇直接連命都不要了啊。她要真心懷百姓,那直接一個人去找白衣客不是純腦抽嗎?她找白衣客的底層邏輯只能是報私仇第一優先啊,結果你後面告訴我她心繫子民,那她這是想一出是一出啊。而且編劇不覺得這時候才讓阿術想要承擔責任顯得前面阿史蘭太小丑了嗎?她的轉變之前就要有了吧,怎麼前面幾集不去鋪墊這玩意反倒是一直聚焦那些男女私情,打打鬧鬧呢?你這樣安排劇情給我的感覺就是發生了那麼多事,阿術智商一點不長,心態也只是說要承擔責任,但心裡其實一點意識沒有,公主之身以身犯險。如果編劇是想把女主朝著向往自由,只喜歡兒女情長,快意恩仇的方向刻畫,那她的做法問題不大,但編劇既要又要,最後呈現出的結果就讓人失望了。
我的天你完整的說出了我的心理歷程,栽贓那裡我有點下頭,但是安慰自己她常年被追殺為自保為自保,後面孤身去找白衣客,明知道人家追殺她多年,在我看來她還有點不知道該說聖母心還是認不清大局,突然出現的朋友她深信不疑說啥她信啥,雖然阿什蘭確實很好。明知道有人跟蹤還冒著康叔叔暴露的風險見他,遇事不跟任何人說,最後還都是靠別人解救,這個人物後期真的很一言難盡(無關演員)
劇中元莫雖然是曾經四方使的兒子,但是因為他對父母之死的耿耿於懷所以從來沒有炫耀過自己的身份,也曾為怨恨父母為大義舍小家,他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只是遺憾沒有父母的陪伴成長。元莫雖然生長在市井之中,愛財如命但是他有自己的三觀底線,不會因為錢財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每當面臨大事情他也總是從容不迫,心思縝密,可以從一些極小細節中看出端倪,從而協助破案。很期待接下來的劇情,期待元莫接下父親重任成為四方使!
這部劇非常的尊重女性,並沒有因為尉遲華的英勇善戰而貶低她,反而用“鐵娘子”來稱呼,也沒有因為阿術是流民看不起她,反而與她友好相處,拼命相救!王昆吾和元莫有些相似經歷,他的目的是為兄弟報仇,這部劇涵蓋了親情、友情、愛情,雖有主角光環但是並未給予主角金手指,劇情總是出乎意料,不同於尋常劇,反而往往才是正常情況的應該發生的!劇情也不拖拖拉拉,恰到好處的戛然而止!目前4️⃣個案子已經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繼續期待接下來的劇情
我不理解
前半段這個阿術要隱藏身份,一為保命過安穩日子,二為隱藏老康反龍大計。
剛掉馬的時候元莫還要藏她呢,看著就是個沒野心的樣子。
然後這個阿蘭一出來冒認公主身份了,突然就命也不要了,把老康也暴露了,也要證明阿術是真正的公主,為什麼呀?說是要給五邦交代,這個理由我不是很相信呢
焉樂的公主到底是真是假,關其他五邦什麼事兒啊?把假的迎回去不是更好?到時候老康反龍,這個假公主就是龍的又一條罪證了,真的假不了,到時候把真公主一亮,阿術直接就能登基。
現在的局面就是打草驚蛇,龍肯定不會信任康了,阿術的公主身份對白衣客來說暗牌變明牌更容易盯了,人家那是當年四方使都敢殺的人呀。
你說阿術要是有野心,其實也沒有問題,可是我怎麼感覺在計謀方面容易輕信別人容易上當容易壞事兒,這不聰明的樣子也支撐不了她的野心啊。(非得槓那是她單純善良沒有心計不是不聰明的,不用反駁我,你對,你最對了。)
我覺得一個角色如果想要她出彩,要麼性格,要麼能力,要麼智計,實在都沒有那麼美貌也可以。公主身份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光環,但是如果這個身份在劇情表現裡只是被別人拿來拿去當工具使用,完全體現不出作為一個流落在外公主的家國情懷,人世間流浪過後的謹慎小心,那有光環的只是公主這個身份,而並不是這個女主角的本身。
元莫父母被殺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呀,出於私心想要利用阿術的公主身份來報仇,會更加的有血有肉,而不是身份被人冒領了,義憤填膺,開始追求公平正義,阿術才是真的,怎麼能被別人冒充呢?這是小孩子的思維,放在大人身上就有點站不住腳(非得告訴他是劇裡面的人物單純善良稚子心性的,也不用反駁我,槓就是你對你最對了,這些人100歲都是少年。)
總而言之就是人設好割裂啊
我承認之前有點大聲,這個編劇有點東西啊,得看完全劇這故事的閉環才算完成,劇播前猜不到劇情,劇播時也總對角色各種懷疑,一直到大結局才算分清誰好誰壞。
首先這劇作為群像劇來說真的很nice,每個重要配角都有一個交代,本身這劇不是大男主劇,不要去糾結什麼戲份多不多的問題,反正拋開粉籍,我看著可爽了。以下要逼逼幾句我的觀後感:
1.為什麼康叔叔要死在大結局前:康叔叔作為焉樂皇室的擁護者,焉樂的純臣,這個結局他看到會氣死的,畢竟焉樂現在約等於附屬國了,所以他早點下線對大家都好。
2.為什麼一定是元莫出使:元莫出使其實是必定的,他去可以攪黃阿術和多彌的婚約,等於阻止了大漠實力最強的兩國——焉樂與漠北聯盟。
3.為什麼阿術到最後幾集還是非常莽撞: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流民”且衝動莽撞的君主是沒辦法治理好國家的,暗示焉樂最終掌權的還是元莫。
4.然後是比較殘酷的一點,元莫是愛阿術的,但不代表他不會算計她。現在的結局已經是最好最划算的了,沒費一兵一卒,也盡可能減少傷亡的,讓六邦和平共處且與大雍結盟,百姓也能安居樂業。雖然阿術可能失去執政權,但她最後不是還可以快快樂樂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小沈合作開發美妝產品),這對她來說也是最好的結局不是嗎。
5.代入現實的那幾點我就不贅述了,反正編劇已經盡量用愛情和友誼美化了政治的殘酷。
我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是想要一個戀愛腦大男主,還是一個心懷大義,以身入局維護天下太平的男主
阿史蘭,這個劇裡第一個激起了我探索欲和分享欲的角色。從她出場就充滿了不穩定因素,我站在上帝視角猜測她的過去未來。她第一次和阿術談起童年的玩伴,我就猜到了這些玩伴的結局,猜到她為白衣客所用。我以為編劇會讓她更堅韌些,周轉斡旋在康師傅和白衣客中間圖謀報仇,想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多少有些乏味了,但是沒有,她就是一個被迫成長的孤魂,說著要報仇的話自己卻早就先一步死去,她怨阿術帶了危險,恨龍突旗手下草菅人命,憤怒但是並無還手之力,其實她知道白衣客在利用她,知道自己幫白衣客只會讓世界上有更多無辜枉死的人,但她只能依附於白衣客,所以她其實也怨恨自己,她就是一個脆弱的,滿是裂紋又美麗的遊魂,顫顫巍巍的被人拉扯,任務的失敗和阿術的成長散了她最後一口氣,死亡是她真正的解脫。
另外說下最後那一句,天佑龍霜公主。確實買錯,焉樂兵變,明裡暗裡大雍焉樂為了留住一個王族血脈不知多少人沉沒黃沙,她知道阿術也無辜,但她還是想看阿術背起自己的恨,這是阿史蘭對阿術的怨恨和她認為最大的報復。嘖,好品。
目前只看了前四集,本人非常喜歡。主角團四人有明顯的成長線,開篇並非完美人設。其次,演員沒有拖後腿的,並且幾乎都是原聲臺詞,我這種對於演技要求高的人已經非常滿意了,而且幾位的人物性格特徵也已經明朗了。再說一個小細節,我注意到了他們把“博聞強識”和“腌臢”讀對了,還挺驚喜的(當然驚喜主要在於自己注意到了這點,讀對臺詞是演員的必須要做好的),就和當初注意到檀兒讀對了剽竊(piao是一聲)一樣驚喜。還想講一個點,我發現自己對於主角團的形象方面沒有太多的要求,因為他們的裝造都很符合人物形象,除了尉遲華有銀子買上好的衣料,其他人都是苦命打工人,衣服稍微“惡心”一點沒關係,看到有些人說妝造不精緻我就想笑,老拿偶像劇那一套。但是當我看到花小娘的時候,我就對她的相貌和體態做出了要求,因為她得有足夠的“誘惑力”,還好她的動作有點乾巴巴,卻更加讓我懷疑這個人的身份和行為動機,這個人應該有很大的嫌疑。最後想說,果然還是全員不拉胯的群像劇好看啊
怎麼說呢,剛開始這個角色我一直以為是個輕喜劇,但是探案和懸疑的成分也不少,貫徹整部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物都刻畫的很好,演員之間的合作也都很舒服,劇裡面的案子也沒有說廢話,亂湊時長,很有邏輯。
元莫剛開始幾集他就像是一個混不吝的角色,貪錢愛酒,他的表情和語氣都讓我覺得很自然,讓我嘎嘎樂。舉個例子,一覺醒來他的酒被阿術給扔了,前提是三天時間已到,阿術沒拿到長樂人的戶籍,元莫沒穿鞋就問他的酒去哪了,回屋的時候還有一個翹腳的小動作,檀健次老師在飾演角色的時候,都會深入去刻畫,通過各種方式來表現,比如相柳的歪頭,他本來就是九頭蛇嘛,就很靈動!說回元莫,他雖然有點頑皮的那種性子在裡面,但是他真的很聰明,在探案的時候智商在線,給大家提供線索,在認真探案和搞笑之間平衡的很好,也是一個很細緻的人。其他人各有各的看點,老於和事佬能笑死我,在冒充朝廷官員之後被刺殺忙不迭的跑到馬車底下,刺客看見之後的"一指禪",我直接笑到彎腰;鐵娘子尉遲華剛開始是有點魯莽,本來那也是不知道計劃更改,直接去保護譚林了,但是我覺得在探案小分隊的一次次經歷後,相信他們會發生蛻變;阿術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從剛開始沒有過所,偷別人的進城,那股機靈勁真的很吸引我,再到後來受傷了忍痛和背後的傷疤,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元莫和阿術也在磨合期,站在阿術的角度,在江湖上,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就相信別人,而且她說的那句有錢就不慌,真的很對,雖然她是坑了元莫,但是她不是長樂人,後面知道事態有多嚴重,也會擔心元莫,其實兩個小苦瓜習慣了嘰嘰喳喳的熱鬧的日子,後面元莫放煙花找阿術更是看哭我!
總之,目前看了八集,真的很精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條線,可能這就是群像的魅力~電視劇的濾鏡和色彩也就不用說了,還有服化道,我覺得導演和後期真的很用心在做,給觀眾一個絕佳的體驗。希望後面的劇情給我驚喜!
四方館比我預期的要好,沒想到有這種格局。好官也會以身試法為鞭策天下,凶手也可以為忠為義,臥薪嘗膽。勾欄女子殺人不為情,為了公平正義。颯爽的女二,一直是打打殺殺也能穿漂亮裙子大方愛美,沒人說男人婆。大家都不想上班,摸魚擺爛,愛財如命,八卦的不行,有各種職場的情況。元莫有小人物的覺悟,也有挑起大梁的擔當,主角團四人都有腦子,只是性格不同,選擇不同。劇的轉場有水平,空境漂亮,沒有磨皮美顏,都是實景拍攝,老戲骨演的非常好,全員演技在線。就是它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喜劇,只能說喜劇只是它的一個氛圍,每一個笑點都不是為笑而笑,都是為了推動情節,而且每一個人物不論大小都有各自的內核和故事,值得一看。
前六集觀後感:1、主角揍沒少挨,累沒少受,鍋沒少背,還經常被拿捏,脫困破局靠的是聰明計謀而不是主角光環,沒有任何完美型塑造的意思,小毛病一堆,人設接地氣又討喜,我特喜歡他入獄那一段,表情、節奏、臺詞、動作、對手戲都很妙。
2、全員智商在線。大小角色沒有犯傻的工具人,尉遲華只是有點莽不是傻,後面肯定有成長線,而且開篇念白介紹時說她從未因鄂國公掌上明珠的身份放棄對正義的追求,難道暗示鄂國公是壞的,後期有刀?期待期待。
王昆吾直但很聰明,初見元莫,他不知道元莫長相,坐在他攤位那裡大喊元莫,觀察周圍誰回頭,蠻聰明的。後來酒樓遇胡商,特寫了他和元莫的眼神,兩人同時發現有貓膩,一個給上司鋪戲,一個順水推舟,所以後面反轉時不突兀,因為前面的眼神特寫暗示的很明白。
3、可能後期很多刀。之前看有志版預告時我說西行部分很有張騫出使西域的味道,元莫似張騫,阿術類甘父,現在看片尾曲還是這種感覺。既然是少年們為國出使,就注定要有付出和犧牲,所以後期大概率有刀。
猜測的刀1.人民疾苦,只想過好自己日子的少年能立志扛起國家責任,必是見過了人間疾苦,可能對應救災吧。2.父輩故事,大刀預定。3.館長刀,館長圓滑通透,但有自己的情義和堅持,元莫視他為忘年交,他看元莫似子侄,猜測館主會為了元莫作出犧牲,看片尾曲裡一個拜得不舍,一個哭的狼狽就很刀了。4.王昆吾的往事刀。5.尉遲華的父親鄂國公可能是壞人,尉遲華的結局可能會去疆場,因為海報中元莫背景是棋局,指代以身入局以小博大,尉遲華背景是軍營帳篷,猜測她會和王昆吾一起去軍中效力。
最愛的就是這部劇的人物人設,真的很正常。群像劇真的魅力就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長線,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故事裡的第一主角
王昆吾,武力值擔當也不降智有頭腦,身負兄弟們的血仇,剛開始一心想離開四方館回軍隊為兄弟們復仇,在於館主的開導後隱忍下來。
最強關係戶華子姐,以往很多劇中這樣的女將軍形象,多是想脫離家庭關系想自己闖出一片天的且很女漢子的形象,但她不是,我覺得她更想承起父輩的光輝,同時她也不是完全的女漢子形象,她穿得起英姿的官服也可以穿著漂亮裙子逛街買胭脂,可以一手拿著淑女的團扇一手提著打殺的鞭子。她有點衝動但也有能力力挽狂瀾後果,第一案她就抓錯了人,反應慢沒get到王昆吾的計策差點壞事,但她也絕對的武力救人神來一鞭救了元莫和阿術
阿術,我真挺喜歡這樣的女主的,自強不息,生命力頑強,會自己拼命奔向光。自己歷經磨難一個人來到她向往的長樂城求安身立命,受傷後像只流浪無家可歸的小貓,看到元莫再找她,會忍著疼奔向他。明明元莫都說了給她月錢,雖然嘴上和元莫鬥嘴還是會自己出去賣胭脂掙錢,而且會吸取教訓走正規渠道做她的胭脂。眼睛看不見了,當時彈幕都在說香水應該會有用,我也在想應該是元莫等不到她,出來找她救她的,結果她自己爬回家的,這裡真的別說元莫我都心疼了,小苦瓜獨自向陽生長也會自己長得很好。
狡猾財迷千面狐,最強大腦元莫,看似擺爛玩世不恭,但即便心中有結,有些東西還是在牽引著他的心的,否則就像王昆吾說的那樣如果真想置身事外,一開始就不會管,甚至可以連四方館他都可以不踏入,畢竟這麼聰明的他幹啥不能賺點孔方兄呢。不管第一案還是第二案,說好的不管其實他都管到底了,尤其第二案都被阿術和華子姐捉弄了,還是默默地查下去了。在一個個案件一次次交鋒中越來越沉穩智慧,最後,少年長成,為家國為天下,也為一人
第一個案件譚侍郎以身試法為忠臣求公道,當他對王昆吾說出“法律,它不僅僅是條文,它更代表的是天下民心,篇目可以修改,條文可以刪減,但是民心不可撼動”看的很令人震撼
第二個案件,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蘿蔔坑”,太典型了,因為他有關系,他早就已經內定了所以不需要檔案他也能夠參加考試,哪怕他所有的考試都不合格,他依舊可以站在高高的角度之上,去嘲笑其他的考生……
更絕的是他也拍出來了竟然很多考生也默認了這樣的一個規則。
四方館就用這麼幽默詼諧的手段將我們現實生活中對於權利的角逐和利益的交換,這麼赤裸裸的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哈哈大笑之後不禁會去感慨,原來生活就是這麼現實
第三個案子紅蓮魔瓶案對應著現實生活中的緬北詐騙綁人第一個案件譚侍郎以身試法為忠臣求公道,當他對王昆吾說出“法律,它不僅僅是條文,它更代表的是天下民心,篇目可以修改,條文可以刪減,但是民心不可撼動”看的很令人震撼
第二個案件,就像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蘿蔔坑”,太典型了,因為他有關系,他早就已經內定了所以不需要檔案他也能夠參加考試,哪怕他所有的考試都不合格,他依舊可以站在高高的角度之上,去嘲笑其他的考生……
更絕的是他也拍出來了竟然很多考生也默認了這樣的一個規則。
四方館就用這麼幽默詼諧的手段將我們現實生活中對於權利的角逐和利益的交換,這麼赤裸裸的呈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哈哈大笑之後不禁會去感慨,原來生活就是這麼現實
第三個案子紅蓮魔瓶案對應著現實生活中的緬北詐騙綁人
看到檀健次採訪中談及他用什麼辦法來讓自己和角色貼合,他用了“詮釋”兩個字,真的很精準!同樣是這張臉,相似的紅衣,同樣是帶有人間煙火氣的角色,但是塑造的角色氣質卻截然不同,元莫是純真慧黠的元氣少年,防風邶卻是風流倜儻的翩翩公子,元莫會像個孩子一樣大大咧咧地舔兔子糖畫,防風邶卻會在眼波流轉之間攝人心魂,你絕對不會把兩者混淆。
17集的開篇,元莫眼睛進了火星,阿術幫他吹,那個鏡頭真的特別好看!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在突如其來的靠近接觸中,怦然心動,檀的眼睛太會演了,明明沒有任何過分親密的舉動,但是那一剎那,我看著他們的鏡頭,都覺得自己的心怦怦直跳,那種初戀的美好完全讓觀眾感受到了,而且很清新自然,完全不尷尬!要知道他已經33歲了,還能演出這樣純真的少年氣!太難得了!
呃,前面一直都還好,唯一讓我有點不舒服的是阿術把元莫坑進大牢裡的那段。不過我也理解,劇情需要嘛,元莫總歸要進四方館的,阿術也需要時間成長。
但最近幾集我看得又有點難受了,前面30集發了一堆刀,我雖然難過,但覺得經歷了這麼多磨難,主角團也該有點長進了,起碼會主動上進的吧?結果最新幾集出來,唯一大有進步的居然是安舍人?!
同樣是死了親密的人,安修義明白了感情,立馬就付出了行動,在暴怒後也能迅速冷靜下來,雙商皆長。但阿術呢?還是那麼莽撞,只會衝動行事,合著康師傅白死了唄?
最讓我難受的是,這幾集阿術的心理狀態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分裂了一樣。一會要和元莫談情說愛,發生了那麼大的事,該怎麼膩歪還怎麼膩歪;一會呢又要一門心事的去報自己的私仇,結果確實衝動行事,一鍵白給;最後編劇又告訴我她要心繫百姓,當真正的公主了?
不是,我不是說阿術想回焉樂不對,但她剛剛才為了給康師傅報仇直接連命都不要了啊。她要真心懷百姓,那直接一個人去找白衣客不是純腦抽嗎?她找白衣客的底層邏輯只能是報私仇第一優先啊,結果你後面告訴我她心繫子民,那她這是想一出是一出啊。而且編劇不覺得這時候才讓阿術想要承擔責任顯得前面阿史蘭太小丑了嗎?她的轉變之前就要有了吧,怎麼前面幾集不去鋪墊這玩意反倒是一直聚焦那些男女私情,打打鬧鬧呢?你這樣安排劇情給我的感覺就是發生了那麼多事,阿術智商一點不長,心態也只是說要承擔責任,但心裡其實一點意識沒有,公主之身以身犯險。如果編劇是想把女主朝著向往自由,只喜歡兒女情長,快意恩仇的方向刻畫,那她的做法問題不大,但編劇既要又要,最後呈現出的結果就讓人失望了。
我的天你完整的說出了我的心理歷程,栽贓那裡我有點下頭,但是安慰自己她常年被追殺為自保為自保,後面孤身去找白衣客,明知道人家追殺她多年,在我看來她還有點不知道該說聖母心還是認不清大局,突然出現的朋友她深信不疑說啥她信啥,雖然阿什蘭確實很好。明知道有人跟蹤還冒著康叔叔暴露的風險見他,遇事不跟任何人說,最後還都是靠別人解救,這個人物後期真的很一言難盡(無關演員)
劇中元莫雖然是曾經四方使的兒子,但是因為他對父母之死的耿耿於懷所以從來沒有炫耀過自己的身份,也曾為怨恨父母為大義舍小家,他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只是遺憾沒有父母的陪伴成長。元莫雖然生長在市井之中,愛財如命但是他有自己的三觀底線,不會因為錢財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每當面臨大事情他也總是從容不迫,心思縝密,可以從一些極小細節中看出端倪,從而協助破案。很期待接下來的劇情,期待元莫接下父親重任成為四方使!
這部劇非常的尊重女性,並沒有因為尉遲華的英勇善戰而貶低她,反而用“鐵娘子”來稱呼,也沒有因為阿術是流民看不起她,反而與她友好相處,拼命相救!王昆吾和元莫有些相似經歷,他的目的是為兄弟報仇,這部劇涵蓋了親情、友情、愛情,雖有主角光環但是並未給予主角金手指,劇情總是出乎意料,不同於尋常劇,反而往往才是正常情況的應該發生的!劇情也不拖拖拉拉,恰到好處的戛然而止!目前4️⃣個案子已經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繼續期待接下來的劇情
我不理解
前半段這個阿術要隱藏身份,一為保命過安穩日子,二為隱藏老康反龍大計。
剛掉馬的時候元莫還要藏她呢,看著就是個沒野心的樣子。
然後這個阿蘭一出來冒認公主身份了,突然就命也不要了,把老康也暴露了,也要證明阿術是真正的公主,為什麼呀?說是要給五邦交代,這個理由我不是很相信呢
焉樂的公主到底是真是假,關其他五邦什麼事兒啊?把假的迎回去不是更好?到時候老康反龍,這個假公主就是龍的又一條罪證了,真的假不了,到時候把真公主一亮,阿術直接就能登基。
現在的局面就是打草驚蛇,龍肯定不會信任康了,阿術的公主身份對白衣客來說暗牌變明牌更容易盯了,人家那是當年四方使都敢殺的人呀。
你說阿術要是有野心,其實也沒有問題,可是我怎麼感覺在計謀方面容易輕信別人容易上當容易壞事兒,這不聰明的樣子也支撐不了她的野心啊。(非得槓那是她單純善良沒有心計不是不聰明的,不用反駁我,你對,你最對了。)
我覺得一個角色如果想要她出彩,要麼性格,要麼能力,要麼智計,實在都沒有那麼美貌也可以。公主身份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光環,但是如果這個身份在劇情表現裡只是被別人拿來拿去當工具使用,完全體現不出作為一個流落在外公主的家國情懷,人世間流浪過後的謹慎小心,那有光環的只是公主這個身份,而並不是這個女主角的本身。
元莫父母被殺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呀,出於私心想要利用阿術的公主身份來報仇,會更加的有血有肉,而不是身份被人冒領了,義憤填膺,開始追求公平正義,阿術才是真的,怎麼能被別人冒充呢?這是小孩子的思維,放在大人身上就有點站不住腳(非得告訴他是劇裡面的人物單純善良稚子心性的,也不用反駁我,槓就是你對你最對了,這些人100歲都是少年。)
總而言之就是人設好割裂啊
我承認之前有點大聲,這個編劇有點東西啊,得看完全劇這故事的閉環才算完成,劇播前猜不到劇情,劇播時也總對角色各種懷疑,一直到大結局才算分清誰好誰壞。
首先這劇作為群像劇來說真的很nice,每個重要配角都有一個交代,本身這劇不是大男主劇,不要去糾結什麼戲份多不多的問題,反正拋開粉籍,我看著可爽了。以下要逼逼幾句我的觀後感:
1.為什麼康叔叔要死在大結局前:康叔叔作為焉樂皇室的擁護者,焉樂的純臣,這個結局他看到會氣死的,畢竟焉樂現在約等於附屬國了,所以他早點下線對大家都好。
2.為什麼一定是元莫出使:元莫出使其實是必定的,他去可以攪黃阿術和多彌的婚約,等於阻止了大漠實力最強的兩國——焉樂與漠北聯盟。
3.為什麼阿術到最後幾集還是非常莽撞: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流民”且衝動莽撞的君主是沒辦法治理好國家的,暗示焉樂最終掌權的還是元莫。
4.然後是比較殘酷的一點,元莫是愛阿術的,但不代表他不會算計她。現在的結局已經是最好最划算的了,沒費一兵一卒,也盡可能減少傷亡的,讓六邦和平共處且與大雍結盟,百姓也能安居樂業。雖然阿術可能失去執政權,但她最後不是還可以快快樂樂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小沈合作開發美妝產品),這對她來說也是最好的結局不是嗎。
5.代入現實的那幾點我就不贅述了,反正編劇已經盡量用愛情和友誼美化了政治的殘酷。
我不知道有些人,到底是想要一個戀愛腦大男主,還是一個心懷大義,以身入局維護天下太平的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