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如夢》 根據蘇童的小說《婦女生活》改編,講述了一家兩代女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命運波折的故事。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少女嫻由經營照相館的單身母親慧養大。一次偶然的機會,嫻跟隨戀人聰來到片場,引起了電影公司孟老闆的注意,她一生的命運由此改變。孟老闆利用嫻的純潔及對演員身份的嚮往,給了她明星的榮耀和情感的幻夢,後來卻在戰亂中為求自保,離棄了已有身孕的嫻。母親慧也因不堪情感支柱老王的背叛黯然離世。對女兒芝的留戀,成了嫻活下去的一個希望。轉眼到了50年代,芝也長大成人,她和同在造船廠工作的同學鄒傑相戀。由於身世背景,這對年輕人的愛情受到阻撓,儘管如此,一心追求進步的兩人還是堅定地走在一起。人到中年的嫻與失散多年的昔日戀人聰重逢,再續前緣,相愛一生。充滿悲歡離合的人生境遇讓兩代人冰釋前嫌,母女迎來各自的美好生活。
人物關係
劇情簡介
-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26-30
- 31-32
第1集 嫻撮合母親與黎叔
在小鎮的一隅,照相館內洋溢著溫馨與期待。一對新人正忙著定格幸福瞬間,攝像師黎叔眼尖地發現新娘的衣服略顯凌亂,便輕聲喚來助手慧(王琳飾)幫忙整理。這時,門外探進一個小腦袋,是個好奇的小女孩,黎叔不忘給她一個慈愛的笑容,溫暖了她的心田。
第2集 嫻應聘報社工作
慧發現家裡少了嫻的幫忙後,家裡亂糟糟的,心裡直嘀咕家裡不能少了嫻。這邊,聰的報社急缺人手,他匆匆來找嫻,不巧被慧撞見,聰機靈地扮作偶遇的訪客。當晚,嫻主動提出要去報社試試,慧一眼看穿,追問之下,嫻坦白了對聰的好感以及想進報社的心願。慧沒多說,只讓嫻哪天帶聰回家見見。
第3集 嫻參與電影試鏡
嫻提著箱子匆匆趕到火車站,時間尚早,她便找了個位置坐下靜候。與此同時,聰在家中沉睡,猛然驚醒發現時間緊迫,近八點,他匆忙騎車趕往火車站。然而,嫻在火車站等待中不慎入睡,未能等到聰,卻意外迎來了慧。慧怒氣衝衝,拉著嫻就往回走,任憑嫻如何哀求也不肯鬆手。待聰趕到,呼喊嫻名,卻只見空蕩站臺,嫻已被帶走。
第4集 慧阻止嫻電影試鏡
聰因長時間未見嫻,心裡憋得慌,同事們都勸他振作起來。那晚,聰鼓起勇氣再次去找嫻,正巧遇上慧開門。慧這次挺大方,讓聰進屋,因為她想從聰那裡打聽孟雨農的情況。聰在報社工作,對這些事兒多少知道些。
第5集 嫻演技被眾人奚落
慧在家裡焦急地等待著嫻回來共進晚餐,可嫻一進門就徑直回了房間,對晚餐毫無興趣。慧關切地詢問她的工作情況,嫻卻輕描淡寫地說一切都好。
第6集 慧用自己威脅嫻
聰怒氣衝衝地拿著報紙找到嫻,想討個說法。嫻一臉無奈,解釋說自己只是喝多了,孟雨農不過是出於禮貌扶了她一把。聰顯然心存疑慮,嫻則埋怨他不信任自己,反而輕信那些小道消息。
第7集 嫻向孟老闆求助
聰多次懇請嫻回家,心裡也憂慮著失去嫻的慧可能會崩潰。嫻則堅信回去將面臨無盡的苦難,最終在聰的耐心勸說下,她同意等母親來談談再做決定。餐桌上,嫻假裝胃口大開,卻故意讓聰去鄰家借辣椒醬,藉此機會悄悄離開了家。
第8集 嫻退還聰定情信物
孟雨農對嫻的態度始終溫和,他為她點亮蠟燭後欲離去,嫻連忙叫住了他。趁這機會,孟雨農走近嫻,試圖親近,嫻初時躲避,但最終還是被溫柔地擁入懷中,不再抗拒。
第9集 嫻得到女一號角色
聰特地來找嫻,聽說原本是她要演白夢之這個角色,最後卻換成了瑤,這讓他挺納悶。之前報社的王鵬拍到瑤和工商會李會長親密的照片,大家都以為孟雨農不會再用瑤了,結果還是換了人。報社沒發那照片,是不想攪亂電影圈的安寧,也給孟雨農留點面子。這事兒傳開了,嫻知道後,就故意約王鵬跳舞,趁機拿到了照片。琢磨再三,她還是把照片寄了出去。
第10集 聰鼓勵嫻堅強
嫻正在家中整理藥物時,孟雨農悄然歸來。他找了個去洗手間的藉口,悄悄將藥衝入了馬桶。不久,九一八事變爆發,街頭充斥著日本人的身影,百姓驚慌失措,四處逃散。老王拉著慧尋找藏身之處,卻不慎受傷。回家後,老王提議逃離這片是非之地,但慧緊緊依偎在他懷裡,懇求他不要離開。
第11集 孟老闆得知嫻懷孕
嫻不顧慧的勸阻,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只要能離開這個讓她痛苦的地方,跟誰走都行。慧看著倔強的嫻,深知已無力改變她的決定,只能默默嘆息。那晚,嫻身體不適,嘔吐連連,慧擔心不已,堅持要帶她去醫院。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嫻懷孕了。
第12集 孟老闆離開
嫻回到家後,蜷縮在沙發一角,心情沉重。不久,慧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雞湯進門,見嫻仍未改變主意要打掉孩子,她急得跪下,苦口婆心勸嫻放棄這孩子,並向孟雨農道歉,說這是唯一活路。嫻最終心軟,跟著母親去找孟雨農,但四處尋覓無果,彷彿他故意躲著。
第13集 嫻與母親發生爭執
瑤覺得,要是孟雨農真心想要孩子,哪輪得到嫻去承擔這份責任。嫻心裡犯嘀咕,懷疑瑤是在故意報復,但瑤連忙澄清,說她壓根沒想到嫻會真的懷孕,自己又沒做錯啥,哪談得上報復。這時,瑤的日本朋友柴田急了,催著瑤趕緊走,瑤簡單交代了自己在特工科的工作後,便匆匆離去。
第14集 嫻與聰重逢
慧原本堅決不想動用那筆錢,硬氣地說自己能撐起和嫻母女倆的生活。但在嫻溫柔的勸說下,慧最終還是接過了錢。嫻特地叮囑母親,這筆錢是專為她準備的,千萬不能給老王用。嫻坦誠自己平時言語犀利,但那並非針對母親,而是真心覺得老王不是良人。然而,慧心裡覺得嫻可能誤解了老王。
第15集 嫻放棄和聰離開
那天下午,天空驟變,大雨傾盆,恰似嫻心頭的陰霾。老王歸家,察覺家中氛圍壓抑,他嘗試以輕鬆話題緩和氣氛,無奈母女倆皆沉浸於各自思緒,他的努力也顯得蒼白無力。
第16集 老王拿走慧全部積蓄
嫻找到慧,直截了當地問起借條的事,慧卻沉默以對。嫻心急如焚,查看母親藏錢的地方,發現已空空如也。她頓時火冒三丈,衝著母親發洩不滿,罵老王是個見錢眼開、好色之徒,騙錢後就會消失。慧卻堅稱老王是好人,是出於投資考量才把錢給他的。嫻被母親反駁得啞口無言。
第17集 芝拜訪鄒傑父母
鄒傑對父母調查芝的事情感到不滿,覺得他們多管閒事。但父母有他們的考量,覺得家裡條件特殊,需要的是一個能融入他們這種革命氛圍的媳婦,而芝雖然條件不錯,但家庭背景複雜,他們認為不合適。儘管現在講究自由戀愛,可他們心裡還是有個坎兒過不去。鄒傑呢,鐵了心要和芝在一起,不顧家裡反對。
第18集 鄒傑小芝領結婚證
芝剛踏進家門,就遭遇了母親嫻的一頓責備。嫻覺得芝的行為讓她顏面掃地,她自認為對芝不薄,可芝卻急著找男朋友,在她眼裡,男人多是薄情寡義之輩。芝聽後,也反駁起來,她提到外界對自己的非議,追問自己父親的身份。嫻無言以對,只能沉默以對。
第19集 鄒父將鄒傑趕出家門
鄒傑正打算出門,不料樓上傳來嫻的腳步聲,他心頭一緊,急忙閃身躲進了蘇芝的房間。蘇芝見狀,從容不迫地與嫻聊起天來,好奇地問她為何提早歸來。原來,是王大媽拉著大家去澆樹,可前兩日剛下過雨,連農學院的教授都出面勸阻,擔心過度澆水會害了樹木。王大媽這才作罷,讓大夥提前散了。嫻的語氣中滿是抱怨,趁她去洗手之際,鄒傑悄悄溜出了門。
第20集 嫻主張要大辦婚禮
嫻和鄒傑一塊兒騎車回家,路上就聽說嫻媽刷牆時不小心從梯子上摔下,被人急忙送回家。到家一看,原來嫻是裝的,她不願刷牆,就耍了個小聰明,想讓鄒傑多陪陪她。
第21集 嫻在婚禮上出洋相
芝和鄒傑喜結連理,嫻作為母親,心中既喜又憂,多年相依為命的情感讓她在女兒大婚之日難掩孤獨感,於是忍不住與芝共飲幾杯。芝見狀,溫柔地安慰母親,承諾會常回家看看。嫻為了女兒的幸福,又特意去向廠長和主任敬酒,懇請他們關照芝,隨後還上臺向親友們敬酒,希望親家能如待親生女般疼愛芝。
第22集 小芝和嫻因房子大吵
芝心裡還有許多話想問,但看到母親臉色陰沉,便默默咽了回去,獨自回了房間。她想起聰的模樣,眼眶不禁泛紅。
第23集 小芝正式被鄒家接受
鄒父深夜造訪廠區,滿心歡喜地告訴鄒傑,他的兒媳婦芝回來了,還提議讓孩子們回家團聚。門衛見狀,立刻放行。鄒傑對父親的突然到訪既意外又高興,尤其是聽到能回家的消息,更是喜上眉梢。
第24集 陳橋確認小芝身份
鄒傑主動提出要交十五元的伙食費給母親,母親欣然同意,而芝則默默不語。第二天上班時,芝故意避開了家裡的飯菜,一想到母親可能又會提及錢的事,她就心生牴觸。在她看來,平日裡買菜的錢也不少花,可似乎總也滿足不了母親的期望。鄒傑見狀,勸說她既然已經交了伙食費,不吃反而虧了,芝這才勉強回家吃飯。
第25集 小芝入黨決心再燃起
車間主任心裡頭是一百個不樂意讓蘇芝走,可廠長發話了,硬是把蘇芝調去了工會宣傳科。你瞧,這科裡新成立,手頭就那麼幾篇稿子,急缺像蘇芝這樣能寫的人。車間主任就算心裡不情願,也只好點頭。
第26集 小芝和嫻對峙
王大媽跟嫻說了,老陳那邊都交代清楚了,說是嫻用好吃好喝的去討好老陳。她還拿出了送給老陳的點心當證據,倆人就這麼吵了起來。嫻非要問個明白,為啥會這樣。王大媽本來想走,但被芝攔下追問,只好把前因後果都說了,還拿出了白夢之寫的一封信,質問嫻為啥偷這信。
第27集 小芝與鄒家誤解增大
陳橋心急如焚地衝進辦公室,直面左主席,坦白自己是芝的親生父親,而這一切對芝來說如同晴天霹靂。原來,芝一直以為父親是個資本家,那不過是母女倆爭執時的氣話,當不得真。左主席聽後,恍然大悟為何芝的文章能脫穎而出,原來背後有聰的悉心指導。
第28集 小芝被寫作組開除
陳橋望著張桂芬遠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絲悔意,但轉念一想,還是追了上去,懇求她不要洩露那件事。然而,張桂芬態度堅決,不僅打算說出來,還要揭露陳橋試圖包庇的真相。儘管陳橋跪地求情,張桂芬依然不為所動。
第29集 小芝鄒傑離婚
生活漸漸恢復了平靜,日子像流水般緩緩前行。芝每天按部就班地在食堂忙碌,而鄒傑那邊,卻迎來了變動——他即將被調往蘇州的工廠工作。他特地找父親商量此事,鄒父誤以為是去分廠指導,便爽快地答應了,只是追問具體的時間安排。鄒傑心裡沒底,正愁著怎麼開口,芝恰好回家,他便把芝拉到一旁,輕聲細語地說起這事,希望能和她一起商量對策。
第30集 嫻為陳橋送行
芝猛然間憶起,自己確實已經許久未見陳橋,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便決定前去探望。一番打聽後,得知陳橋已遷居至一處簡陋小屋。見到那破舊的居所,陳橋卻顯得異常安心,而芝心中卻五味雜陳,不禁將自己與鄒傑離婚之事向陳橋和盤托出。陳橋理解這是為了各自的未來劃清界限,但他堅信鄒傑的離開是出於無奈,對芝的愛意依舊深沉。
第31集 鄒傑刻意迴避小芝
嫻心裡明鏡似的,知道那封信的出處,可王大媽不問青紅皂白地質問,讓她也窩了一肚子火。她反問了王大媽幾句,沒想到大媽竟惱羞成怒,要沒收她的信。嫻不甘示弱,直接回懟,說王大媽是服務人民的,沒權力動別人的私人物品。這一番話,把王大媽都給說懵了,直到嫻拿回自己的信,大媽還愣在原地。
第32集 嫻看望陳橋
鐵蛋被哥哥帶走後,芝立刻寫信告知了陳橋此事。夜幕降臨,芝獨自坐在燈下翻閱書籍,一旁的嫻神情猶豫,似有難言之隱。芝敏感地察覺到了,溫柔地詢問。嫻終於開口,好奇鐵蛋的身份,更想瞭解陳橋與張桂芬的關係。儘管對嫻動了自己的信件略感不悅,芝還是如實相告。這一夜,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分集劇情
演員Cast (4)

鄒傑(張魯一)

蘇嫻(王琳)

嫻(董潔)

孟雨農(張嘉益)
兩位女演員演女兒和外孫女的時候,跟現在演媽媽和女兒沒區別,感覺不到是更新換代了只是著裝變了。就算再循環走上一輩老路,人物多少也應該讓人看出點變化吧,說話語氣都沒變。
看懂孟雨農老婆的兩招反擊,才知嫻為何攜子上位失敗,嫻天真地以為,懷上孩子便能上位,牢牢抓住孟雨農。但她忽視了孟雨農對孩子的真實態度,懷孕後的她不僅未能得到孟雨農的心,還被迫流掉了孩子,至此才徹底清醒。
我開始一直以為孟雨農是一個真正熱愛電影藝術,並且是真正愛護新人演員的人。但僅僅幾集下來,他對蘇嫻的所作所為,讓我確定,孟雨農和那些打著為了藝術的旗號,行骯髒齷齪勾當的小人沒什麼兩樣。
慧作為母親,被人拋棄過的痛苦經歷,其實是一種心理上永遠不可抹去的創傷!她害怕女兒嫻步她的後塵,走上她的路,女人一步就是錯了,步步錯。不同步的人生,就像我們代入現實生活裡,沒有物質,感情始終戰勝不了柴米油鹽的苦
蘇慧的自殺無疑是劇中最震撼的情節。她一生等待愛情,卻兩次遭受背叛,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一情節深刻地揭示了那個年代女性命運多被愛情和家庭捆綁的主題。一旦失去這些支撐,她們的精神世界便瀕臨崩塌。
嫻則是另外一種“孤注一擲”之美!無論對初戀聰,對拍電影的痴迷,對孟老板的狂熱,還有決定靠孩子留住孟老板,她人生每一步看似患得患失,又是那麼孤注一擲!不給自己留任何機會和餘地
蘇嫻想報復瑤,便通過色相弄來了瑤陪別的老板的親密照,並寄給了報社,瑤被孟雨農拋棄了,不管是事業還是感情。瑤跟了孟雨農的時間肯定比蘇嫻長,孟要不要孩子她還不了解麼,所以合理懷疑她就是故意整蘇嫻的。她成功地讓蘇嫻恐慌了起來,看蘇嫻那埋頭苦思的樣子,就知道她被算計成功了。
蘇嫻這個姑娘,坦白說,太過天真無邪。面對孟雨農的示好,她企圖以男友為擋箭牌。卻不料,這種策略對付一般人或許有效,但對孟雨農這種老手來說,無疑是自不量力。
我覺得蘇芝長在新中國,雖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童年有陰影,最後還是會給她和下一代一個完美的結局,體現不同制度下婦女生活不一樣,價值觀正確
單純的蘇嫻只想拍好電影,而孟雨農的目的,則是既要蘇嫻給他帶來票房,又在明知道她有男朋友的情況下,要她這個人。他的伎倆也就只有瑤最清楚,因為同樣的做法,瑤都領教過了。
一部講述三代女性愛情與婚姻故事的劇,本來對這種題材不太感興趣,但因為董潔和張嘉譯還是看了看。但其獨特的風格和深情的敘事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蘇慧雖然不富裕,卻盡可能給了蘇嫻物質上的一切,從小把她當小姐一樣養大,連一頓飯都捨不得讓她做。但是精神上卻並沒有給予蘇嫻自由,蘇嫻只能按照她的意願生活,上學,工作,結婚對象,都得由蘇慧做主。
蘇嫻因為家庭原因,從小就很缺乏安全感,想要找一個值得依靠和信任的人。聰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他家庭幸福,他完全共情不了蘇嫻的感受。因此,在蘇嫻兩次求助他的時候,他都沒及時給予正向回應,反而一味的說教,用大而空的話勸蘇嫻體諒媽媽。
蘇嫻的行為,或許有著她自己的理由和苦衷。她或許是想向母親證明,那個她曾經深信不疑的老王,並非如母親眼裡的好人,是個貪錢好色之徒。可她不明白的是,母親也希望遇良人,希望有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哪怕這個肩膀很單薄,也聊勝於無啊!
慧在很多人眼裡,她是極端且刻板的!明知大師兄是殺父仇人,卻依然選擇等待愛情。感動於她對嫻的愛與付出,止步於她的刻薄與專橫,驚訝於她的清醒與決絕.....然而在回身上,卻看到一種“虔誠決絕”之美!
每一個角色都在掙扎和抗爭,但在權力和金錢面前顯得脆弱和無奈。孟太太對孟雨農或許已無愛情,卻仍在維護家庭的完整;瑤和嫻對孟雨農的感情也是充滿矛盾,在追求愛和被愛的過程中不斷被現實擊敗。
人沒有辦法做認知以外的事情。本來聰老實本分,很適合這種沒有男人,可以做上門女婿的家庭,而且兩個人都在報社上班,家裡還有攝像館這個小生意,其實可以過的很不錯。但是她媽媽就是覺得條件差,不是本地人不好。以至於女兒好好的工作也黃了,不然嫻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其實嫻的媽媽還是不錯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走過的老路,吃過的苦,不想再讓她走了,可是有時父母越想讓兒女避免的事情,他們偏偏非要去做,這就是自己要走的路,別人擋也擋不住吧,當初她媽媽不讓她生下孩子,她非要堅持生下來了唉
那個時代的社會。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低下,往往被權力和金錢操控,難以真正實現獨立和自主。孟雨農的冷酷和自私,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更是對那個時代社會風氣的批判。劇中的每一個人物,無論是孟雨農的妻子、瑤還是嫻,都在不同程度上被權力和金錢左右著命運。
就拿蘇嫻來說,如果她最終選擇了孟雨農,我們能斷定她就是拜金嗎?或許她只是在成長中學會了權衡。而如果她堅持選擇初戀,我們又能說她太傻太天真嗎?也許她只是在守護自己的愛情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