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是故鄉第1集分集劇情:兄弟反目搶十畝地,兩大爆點揭開鄉村振興困局

看完《青山是故鄉》首集,我算是明白了什麼叫"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董家兄弟這出大戲,簡直比村裡趕集還熱鬧。

故事從一碗熱湯麵開始。農科院畢業的董大林蹲在火車站啃饅頭,順手救了個差點被車撞的老鄉。這善舉彷彿預兆著他即將上演的"村民拯救計劃"——畢竟此刻的崖溝村,正上演著現實版"大逃亡",滿車青壯年擠破頭要進城打工。

咱們的"逆行者"董大林真不是吃素的,拎著城裡捎回來的新種子,愣是把逃荒現場整成了招商大會。可您猜怎麼著?專業中介董二林眼看到手的介紹費飛了,氣得直跳腳。要說還是二嫂陳玲有本事,三言兩語穩住軍心,不過那雙滴溜溜轉的眼睛裡,分明寫著"擋我財路者雖親必誅"。

真正的暴風眼在老爹那十畝地上。董大林要搞合作社連片種植,老爹的地偏卡在中間當攔路虎。這邊老大夫妻包著餃子想對策,那邊老二家早盯上這塊風水寶地。老爺子這手"價高者得"玩得妙啊,活脫脫把親情掰成了拍賣會。

最絕的是陳玲這朵"霸王花",為了搶地連婆婆都敢懟。看著病床前假模假樣教訓媳婦的老二,我真想衝進屏幕搖醒老太太:"您家二兒子這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啊!"倒是馮狗剩家那出戲看得人血壓飆升,閨女上學兩萬塊眼都不眨,老母親治病就哭窮——這不就是現實版"久病床前無孝子"?

首集結尾真是神來之筆:陳玲生意黃了,婆婆氣病了,馮邱蘭追著哥嫂討說法。這滿地雞毛裡,只有董大林還在堅持給鄉親們畫綠色種植的大餅。要說這劇高明在哪?它把"鄉村振興"這盤大棋,活生生下在了家長裡短的煙火氣裡。下集預告裡合作社能不能成我不知道,但董家這出土地爭奪戰,絕對比任何商戰劇都帶勁。

青山是故鄉第2集分集劇情:十畝地引發家族暗戰!婆媳反目/兄弟鬩牆/贍養困局三重暴擊

《青山是故鄉》第二集可真是把"家長裡短"四個字演活了。咱們先來補補課:上集說到陳玲因為生意黃了跑去和婆婆對罵,直接把老太太氣進裡屋,董二林裝模作樣要教訓媳婦,結果轉頭又當老婆的應聲蟲。這會子董老爹的十畝地成了香餑餑,老兩口為了給哪個兒子爭得面紅耳赤,而馮邱蘭那邊還要應付把女兒送去城裡讀高價書、卻不肯給親孃看病的糟心哥嫂。

這新一集開篇就是雞飛狗跳,陳玲在村裡挨了客戶的連環巴掌——字面意義上的。她家那個混世魔王董鑫跟何超幹架被打趴下,客戶一看這家人連自己兒子都鎮不住場子,合同當場撕得比餃子皮還碎。咱們這位二嫂哪受過這種氣?扭頭就衝進婆婆家開大喇叭,硬是把老太太氣得直捂心口。要說董大林不愧是村裡公認的孝子,扶老太太回屋時那眉頭皺得都能夾死蒼蠅。

土地爭奪戰這邊更是一出好戲。董老爹揣著算盤躲在旱菸袋後面,看著兩個兒子為十畝地較勁。這邊董大林端著一簸箕餃子皮,嘴裡唸叨著綠色種植合作社的藍圖;那邊陳玲踩著高跟鞋在院子裡轉圈,滿腦子都是"高價轉租"的金算盤。最絕的是老爺子,前腳剛吃完大兒子家的韭菜餃子,後腳就溜到老二家商量競價。老太太看不下去要主持公道,老兩口在炕頭差點吵出個《秋菊打官司》續集。

這集最扎心的還得數馮邱蘭那條線。她嫂子把閨女送進城裡私立學校,一年兩萬的學費單子飄得比村口楊樹葉子還輕巧,可到了給老人治病的時候就成了鐵公雞。馮邱蘭站在大哥家門口抹眼淚那場戲,演得人心裡直髮酸。不過要說最黑色幽默的場面,還得是全家老小"組團"送老太太去醫院——陳玲眼珠子一轉,愣是把最該跟去的老大夫妻倆按在了家裡,這司馬昭之心都快衝出屏幕了。

看到這兒我算是明白了,這十畝地哪是普通莊稼地啊,根本就是面照妖鏡,把每個人的小心思照得透亮。不過要說最讓人揪心的,還是片尾那個鏡頭:董大林蹲在自家院門口,面前擺著從農科院帶回來的新種子袋子,背後是吵吵嚷嚷的院落,活脫脫一副現代版"忠孝難兩全"的鄉村浮世繪。至於下集這地到底花落誰家,老太太的病會不會成導火索,咱們可得備好瓜子坐等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