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是故鄉第17集分集劇情:陳玲借錢設底線,董家兄弟情義難兩全
在第16集的尾聲,陳玲發現董二林與花兒有曖昧短信,憤怒之下帶著手機去找董家老兩口討公道。然而,董家父母揣著明白裝糊塗,不願摻和兒媳婦“家務事”。陳玲徹底寒心,轉身回家提出離婚。董二林慌了神,連夜跪求父母借錢給陳玲,試圖用金錢換回婚姻。面對這個“感情危機”,董老爹只好把大兒子董大林夫妻倆叫回來,一場夾雜著親情、婚姻與經濟利益的家庭風暴正式拉開序幕。
【第17集劇情】
這一集,情感的拉扯和現實的壓力雙雙上陣,董家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陳玲放出狠話——只有拿出一百萬,她才肯“原諒”董二林。這不是獅子大開口,而是她對婚姻最後的賭注。董二林在家庭與尊嚴之間苦苦掙扎,最終低頭跪求父母“救婚姻”。這一跪,跪碎了自尊,也把二老推向了兩難的十字路口:一邊是大兒子董大林的關鍵創業期,一邊是二兒子瀕臨破裂的婚姻,怎麼選都不是滋味。
董大林再次選擇了退讓。為弟弟的婚姻出面協調,他和陳玲當著全家人的面好好談了一次。陳玲坦白心聲:她從小吃過太多苦,如今執著於賺錢,是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可惜,董大林並沒有理解她的“拼命”,反而一味勸她守住底線。兩人理念上的分歧,讓這場談話雖有誠意,卻難以徹底化解隔閡。
陳玲臨走時說得很明白:她認命,但也認死理。既然嫁了,就不會輕易離婚,只要董二林不離不棄,她也能白頭到老。這句話,既是承諾,也是警告。
第二天一早,董老爹把銀行卡交給陳玲,一百萬的借款字據也一併寫好,三個月歸還。錢是借下了,風波也暫時壓下了,但這一百萬,終究像一根刺卡在每個人的心頭。
董豔得知父母把一百萬借給陳玲,頓時炸鍋。她已經拿了二十萬,還是覺得吃虧,當即打電話質問父母,憤憤不平。相比之下,董大林一分錢沒要,反倒勸慰父母,二老心中五味雜陳。
另一邊,馮嫂開始“動腦筋”了。她看到陳玲忙得焦頭爛額,主動提議幫陳玲張羅土地的事。陳玲心知肚明,馮嫂是看上了她手裡的資源,於是提出條件:你幫我融資,錢湊夠了,工程你來插一腳。馮嫂爽快答應,還收了陳玲給的一萬塊“辛苦費”,轉身就發動親戚朋友拉投資,果然,之前吃過甜頭的人這次也願意跟進。
而董二林也想出力,主動聯繫客戶流轉三百畝土地,好給陳玲緩解資金壓力,結果卻被陳玲劈頭蓋臉一頓罵。此時此刻,她已不再相信董二林有能力幫自己。
王致遠這邊,貸款批了下來,卻等不來董大林的一百萬。董大林焦頭爛額,表態一定會湊夠錢,不會半途而廢。就在他帶著高廣祝去地裡查看玉米時,蔣夢蓮打來電話,提出借錢給他,被董大林拒絕,堅持“男人要靠自己”。蔣夢蓮雖然沒勉強,但她的心意,觀眾都看得一清二楚。
陳玲這邊,錢終於湊夠了,交給林總後,對方笑得合不攏嘴,轉頭就對她動手動腳。正好被董二林撞見,頓時怒火中燒,不僅出言警告陳玲,還阻止她再去市裡談工程。馮嫂怕鬧大,連忙叫來董老爹。面對賺錢的現實和家庭的體面,董老爹咬牙攔下董二林,保下這場合作。
臨行前,馮邱蘭準備陪兒子進城,董鵬則耐心教董大林如何用QQ聯繫客戶。董老媽這時卻跑來“攪局”,建議讓董二林掌管工地賬目,還說陳玲也不是沒錯,一副“誰受委屈誰尷尬”的態度。這番話,實在讓人難以苟同。
與此同時,陳玲陪林總吃飯談合作,席間觥籌交錯,氣氛融洽。但飯後林總提出“第二個條件”,並在樓上定了房間。陳玲喝著悶酒,淚水在眼眶打轉。最終她沒有妥協,而是讓馬三替她應付林總,保住了尊嚴。
結尾,馬三幫陳玲順利擺平林總,她終於松了一口氣,坐車回家。次日一早,馮邱蘭和董鵬收拾好東西準備進城,董老媽又跑來“安排”:陳玲每月需給她三千塊錢。
【小結】
這一集,最沉重的不是錢,而是人心。董家人一個為婚姻低頭,一個為理想妥協,一個為現實算計,一個為利益籌謀。陳玲在夾縫中求生存,董大林在責任中硬撐著,董二林在悔意中徘徊,而董家老兩口則在“偏心”與“公道”之間打轉。
《青山是故鄉》從不靠狗血吸睛,卻能用最真實的家庭關係和鄉土人情,撥動觀眾心絃。第17集,是一場情與利的角力,也是一場尊嚴與底線的博弈。
下一集,陳玲和董二林的婚姻是否真的能回暖?董大林的一百萬又該從何而來?值得好好期待。
青山是故鄉第 18 集分集劇情:蟲災危機爆發!董二林職場翻車,董豔攪局奪地
馮邱蘭進城:親情與利益的較量
馮邱蘭主動找上陳玲,出人意料地表示不要錢也要照顧侄子董鑫。她的理由簡單直接:“董鑫是董家血脈,要錢就沒法教他做人了。” 這番話讓陳玲罕見動容,當場拍板讓董二林接手工程財務。次日,馮邱蘭帶著兩個孩子搬進城裡新房,董二林親自開車護送,而董大林獨自蹲在院子裡抽悶煙 —— 這個鏡頭像極了他年輕時送別父母外出打工的場景,無聲的離別拉扯著觀眾的情緒。
董二林職場翻車:嫉妒引發的信任危機
董二林在工地的日子堪稱 “災難現場”。他每天蹺著二郎腿玩手機,全靠馬三里外張羅。當看到陳玲對馬三言聽計從,董二林的自卑徹底爆發,當眾摔了馬三的安全帽:“你個外人憑什麼指手畫腳?” 馬三一氣之下摔門辭職,陳玲連夜追到馬三家賠笑臉,甚至放下狠話:“不回來就把你工錢扣光!” 回程路上,董二林堵在車前撒潑,陳玲油門一踩絕塵而去,只剩他在土路上破口大罵 —— 這場戲把中年男人的窩囊和無能演繹得淋漓盡致。
玉米地蟲災:理想與現實的碰撞
董大林的綠色種植迎來致命打擊。整片玉米地被黏蟲啃噬得精光,村民們急紅眼:“不打藥就絕收啊!” 董大林攥著有機認證證書發抖:“這是咱們合作社的命根子!” 但現實終究壓垮了理想,他咬著牙指揮噴藥,白色藥霧裡,他的背影像尊雕塑。更諷刺的是,陳玲的工程剪綵儀式上,董老爹看著兒媳在男人堆裡談笑風生,氣得直跺腳 —— 這邊是土地的哀鳴,那邊是資本的狂歡,鏡頭的交叉剪輯讓人窒息。
董豔攪局:親情牌下的利益博弈
董豔的突然 “孝順” 暗藏殺機。她前腳抱怨大嫂 “當保姆不體面”,後腳就拿老何頭的電話威脅陳玲:“爹媽要被掃地出門了,十畝地的事該兌現了吧?” 這場戲堪稱全劇最精彩的博弈:董豔坐在工地砂石堆上,指甲摳著水泥塊,眼神卻像刀子一樣剜著陳玲。最終陳玲妥協時,董豔轉身的瞬間,嘴角那抹得逞的笑讓人後背發涼 —— 這才是真正的 “農村王熙鳳”。
評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