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基飾演的父親,是個典型的東亞精英,但他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卻讓人心驚。他用自己的成功標準要求孩子,用暴力和冷漠對待他們。母親則默默忍受,對丈夫的行為無能為力。這種家庭環境,讓人不禁思考: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電影通過精湛的剪輯和敘事技巧,營造了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猜測到底是哪個孩子出了問題。當真相揭曉時,那種沖擊和悲痛簡直讓人無法承受。
講真,我知道你小時候過得並不開心。家裡氛圍壓抑,老爸太嚴厲,老媽又不敢吱聲,還有個弟弟啥都好,就你最不受待見。但你就是你,活潑、真實,沒被那些規矩磨平稜角。
你可能還不知道,其實很多地方都一樣,家庭暴力這事兒挺普遍的,但大家都藏著掖著,好像很正常似的。儒家文化嘛,就愛拿“教育孩子”當借口。說實話,這真是社會的悲哀。
我小時候也有過這種體驗,老爸一發火就天塌了一樣,對我媽和我也沒啥好臉色。我跟他說啥都像對牛彈琴。托爾斯泰說得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傑啊,你知道嗎?我那時候也想過,如果我走了,他們會不會後悔?會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但後來又覺得,就算我走了,他們也不會有啥改變,可能還覺得少了個麻煩呢。所以啊,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得自己給自己找希望。
故事以一本日記為線索,通過自述性視角讓我們深入主人公的內心,感受他的喜怒哀樂。影片巧妙地將回憶和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也被導演精心構建的懸念所吸引。當現實與回憶交匯時,那種深深的哀傷和無奈讓人無法自拔。
除了情感上的共鳴,影片還讓我們對自殺低齡化現象背後的文化病灶、時代焦慮和結構性暴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讓我們思考,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給予孩子們足夠的關愛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卓亦謙導演在校期間師從新浪潮領軍人物譚家明,並在完成劇本後得到了監製爾冬升的大力支持。這部影片也脫胎於香港政府支援香港電影業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和評委們的認可。
在談到創作起因時,卓亦謙導演分享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經歷。他的朋友因為家人和女朋友的誤解而選擇了輕生,這讓他深感自責和痛惜。這也成為了他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希望通過影片喚起大家對身邊人的關愛和關注。
在《年少日記》中,一封匿名遺書和校園暴力事件將鄭Sir帶回了自己的年少時光。他回憶起那個嚴厲而缺乏愛的家庭環境,是如何一步步吞噬了他的快樂童年,並最終導向了無法挽回的悲劇。鄭有傑作為家中的“恥辱”,在父親的責罵和母親的冷漠中長大,他努力討好卻換不來任何憐憫,只能日漸加深對自己一無是處的認知。
導演卓亦謙從自己熟悉的階層環境入手,通過鄭家的故事,展現了中產階級家庭中的霸權與窒息。在這個看似體面的家庭中,經濟命脈的掌控者——父親,也掌握著生殺大權。而那些無法提供物質與精神價值、無法達到社會高位的少年,只能被視為“垃圾”,等待被系統清除。
有些地方我覺得有點過於煽情了。比如鄭有傑的悲劇剛剛讓人心疼,電影就突然轉到他弟弟的愛情故事上,這種轉變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而且,電影裡的配樂也用得太多了,有些情緒畫面過於冗長,明顯是想催淚,感覺導演有點用力過猛。
雖然電影想通過鄭有傑的經歷反映東亞或華裔孩童的創傷,但我覺得這種共鳴其實有點廉價。畢竟,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是不同的,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那麼悲慘。而且,我覺得電影把鄭有傑的家庭環境描繪得過於極端了,這種極端情況並不是大部分人的共同經歷。
電影在探討自殺原因時,涉及了家庭、學校、上一代和同代人等多個方面,這點值得稱讚。但我覺得,導演其實不必把鄭有傑描繪得那麼慘,因為普通人的成長經歷往往並沒有那麼極端。人不會因為遭遇了一點挫折就選擇自殺,導演或許可以給鄭有傑的人生加一點小小的“幸福”,這樣反而能讓人更加珍惜他的離去。
至於電影中弟弟對哥哥的死後的反應,我覺得有點突兀。之前弟弟對哥哥並不怎麼關心,甚至有點討厭,但哥哥死後他突然就變得很愧疚,這點讓人有點難以理解。而且,弟弟最後原諒了父親也顯得有點牽強,畢竟父親對哥哥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另外,電影中的父親角色雖然被描繪得很暴力,但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的語言暴力往往比身體暴力更傷人。電影在這方面其實可以更深入地探討一下。
電影講了一個挺老套但又很現實的故事:家暴。有的人說,這都什麼年代了,還講家暴?但我想說,家暴這種事兒,跟年代沒關係,它一直都存在,只是表現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電影裡,鄭中基演的父親一生氣就動手,母親只能在一旁哭泣,小孩則無能為力。這種場景,可能讓人覺得有點過時,但我想說,這種家暴的刻畫並不是為了博眼球,而是想告訴我們:家暴就是家暴,沒有所謂的“新式”和“舊式”。
電影裡還講到了“下一代命運悲劇,歸因於上一代的失敗教育”。這話說得挺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但電影裡的家暴表現,並不是說這種家暴就是“過時”的,不需要被關注。相反,它提醒我們,家暴這個問題,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我們去關注和解決。
電影還有一個挺巧妙的地方,就是通過敘事詭計,讓我們看到了家暴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當下,更是深遠而長久的。主人公在找那個人,觀眾也在找那個人,這種“找中找”的感覺,就像現實中我們對家暴的忽視和無視。
黃梓樂演的那個小孩,看著挺乖巧的,但心裡其實藏著很多東西。他挨了打,但還是想通過好表現來討好父親。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人看了挺心酸的。
總的來說,《年少日記》這部電影雖然講了一個老套的故事,但它通過細膩的刻畫和巧妙的敘事,讓我們重新思考了家暴這個問題。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就好像跟著小杰一起走過了那段充滿迷茫和痛苦的時光。電影一開始,鏡頭就帶我們上了樓頂,大家都以為小杰要跳樓,結果他只是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其實,小杰的困境並不只是家庭問題那麼簡單,它更像是整個東亞社會的一種病症。小杰的爸爸是個很厲害的大律師,但他對家人卻很兇,經常打媽媽和小杰。他總是說,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才能有錢有地位。這種觀念讓他變得很成功,但也讓他變得冷酷無情。
小杰的爸爸覺得,只有做大律師或醫生才是出路,其他工作都是低人一等的。他看不起那些不夠優秀的人,覺得他們就像螻蟻一樣,沒人會在乎他們的生死。這種觀念讓小杰壓力很大,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達到爸爸的期望。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為一個英語培訓機構寫音樂劇,看到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都會彈鋼琴,但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和興趣。有個孩子彈錯了音符就開始哭,我感覺他是被父母逼的,他並不喜歡這樣。
這讓我想到了電影中的小杰和他的弟弟。弟弟覺得小杰不夠聰明,不想和他玩。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需要有人去發現,去欣賞。
這部電影讓我思考了很多。我們總是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成功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不應該被簡單地劃分為優秀或不優秀。
我也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更加包容和多元,不要只看重成績和地位,而是關注每個人的成長和幸福。這樣,或許像小杰這樣的孩子就能少受點苦,多感受點溫暖了。
電影裡有好多讓人心痛的瞬間,比如有傑在日記裡重複說“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還有他被父母忽略、被弟弟嫌棄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他們需要被關愛、被理解。但在這部電影裡,有傑好像從來都沒有得到過這些。
不過,電影並沒有只停留在悲傷和絕望上。它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些願意為有傑這樣的小孩發聲的人。電影裡的鄭老師,他就一直在努力幫助有傑,想要拯救他。雖然他也有自己的過去,但他選擇勇敢面對,不再讓悲劇重演。
導演卓亦謙說,這電影裡的海報其實是意外拍到的,當時他們正在學校禮堂吃飯,劇照師覺得背景乾淨,就讓黃梓樂擺了幾個姿勢,最後就選了那張做海報。看來有時候好東西真的是不經意間就冒出來了。
在電影中,權力的濫用和偏移讓人憤怒不已。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因為手中的權力而忘記了人性的本真,對下位者隨意施壓,甚至肆意踐踏他們的尊嚴。這種權力的肆虐,不僅是對個體的傷害,更是對整個社會道德底線的挑戰。
影片還通過家庭關系的描繪,讓我們看到了父母角色的複雜性和挑戰性。做父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學習、需要耐心、需要理解。然而,在現實中,很多父母卻往往以“家長”的身份自居,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置若罔聞,甚至用“為你好”的名義來合理化自己的殘酷和錯誤。這種家庭環境的冷漠和殘酷,無疑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深遠的影響。
影片的情節設計巧妙,通過一系列細節和鋪墊,成功塑造了男主人公的形象。他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經歷了哥哥跳樓、母親離家等重重打擊,卻依然堅韌不拔,努力尋找自己的道路。這種勇氣和毅力讓人深感敬佩。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心裡那種壓抑感久久揮之不去,但想想,這些故事不就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嗎?
電影裡的有傑,他活在一個要求什麼都得優秀的家庭裡。他的父親,一個成功的律師,從小窮過,因此特別害怕貧窮。他要求子女必須跟他一樣優秀,覺得不優秀就會回到那種窮困的日子。可是,有傑並不是那麼優秀,他有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卻被父親一次次地打壓。
有傑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覺得只要學習好,將來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是,這種觀念真的對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為什麼非要讓他們都去追求同樣的東西呢?
電影裡有句臺詞特別觸動我:“考試好,就一定愛學習嗎?”對啊,成績好並不代表就真正熱愛學習,真正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當然,我也理解家長的苦衷。他們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有時候我們是不是太過於功利了,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感受?
故事並沒有過於極端或壓抑,而是真實反映了大多數人生活和家庭的一個縮影。電影中,個體感受的差異使得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不同,當一切因素恰到好處地擺在那裡時,原本普通的生活卻可能變得讓人絕望。
影片讓人感受到年少時的脆弱和無助,原本應該被呵護和期待的少年們,在成長過程中卻可能受到刺激和傷害,逐漸失去自我。電影中的反轉劇情也讓人深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但往往難以被他人理解。
這部電影裡,主角就像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個小孩,總是被身邊的人一點點地剝奪掉保護,最後發現自己原來在這個家裡是多餘的那一個。那種心痛,真的讓人無法呼吸。而電影裡的家庭場面,也讓我感覺特別壓抑,仿佛看到了很多家庭裡都會有的那些問題和矛盾。
不過,這部電影的創新點也很棒,它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講述主角的故事,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故事就像是一張張慢慢展開的紙張,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就沉浸在了那個世界裡。鏡頭和故事的融合也非常默契,看得出來導演真的很用心。
尤其是鄭sir和雪兒那段隔著玻璃的戲,那種婉約感真的把握得很好,看得我都有點心碎了。電影的臺詞也特別好,每一句都牽動著觀眾的情緒,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
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裡的父親角色有點臉譜化了,前半段感覺有點用力過猛。但總體來說,這並不影響電影的觀感,畢竟電影裡的其他角色和情節都非常出色。
最後,我想說,它不僅僅是一部講述家庭問題的電影,更是一部讓我們反思自己和身邊人的電影。看完之後,我會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會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鄭有傑就像是生活在地獄裡一樣。父母對他的期望特別高,但是方法卻特別狠。父親動不動就罵他、打他,母親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但實際上對他的情感需求完全視而不見。這種被父母雙重夾擊的感覺,想想都讓人難受。
更可憐的是,鄭有傑還有個特別優秀的弟弟,每次都被拿來跟他比,這讓他心裡壓力更大了。他那麼努力地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但是每次都被狠狠地拒之門外。有一次他因為學習不好留級了,哭著問媽媽怎麼辦,結果媽媽卻說:“那你就不要再叫我媽媽了。”這句話就像一把刀,直接插進了他的心裡。
電影裡還有一個情節,就是鄭有傑在天台上準備跳下去的時候,他心裡想的是:“自己是個垃圾”,希望自己消失後,父母和弟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絕望和無助,真的讓人心疼。
鄭中基飾演的父親,是個典型的東亞精英,但他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卻讓人心驚。他用自己的成功標準要求孩子,用暴力和冷漠對待他們。母親則默默忍受,對丈夫的行為無能為力。這種家庭環境,讓人不禁思考: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電影通過精湛的剪輯和敘事技巧,營造了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會不斷地猜測到底是哪個孩子出了問題。當真相揭曉時,那種沖擊和悲痛簡直讓人無法承受。
講真,我知道你小時候過得並不開心。家裡氛圍壓抑,老爸太嚴厲,老媽又不敢吱聲,還有個弟弟啥都好,就你最不受待見。但你就是你,活潑、真實,沒被那些規矩磨平稜角。
你可能還不知道,其實很多地方都一樣,家庭暴力這事兒挺普遍的,但大家都藏著掖著,好像很正常似的。儒家文化嘛,就愛拿“教育孩子”當借口。說實話,這真是社會的悲哀。
我小時候也有過這種體驗,老爸一發火就天塌了一樣,對我媽和我也沒啥好臉色。我跟他說啥都像對牛彈琴。托爾斯泰說得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有傑啊,你知道嗎?我那時候也想過,如果我走了,他們會不會後悔?會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但後來又覺得,就算我走了,他們也不會有啥改變,可能還覺得少了個麻煩呢。所以啊,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得自己給自己找希望。
故事以一本日記為線索,通過自述性視角讓我們深入主人公的內心,感受他的喜怒哀樂。影片巧妙地將回憶和現實交織在一起,讓我們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也被導演精心構建的懸念所吸引。當現實與回憶交匯時,那種深深的哀傷和無奈讓人無法自拔。
除了情感上的共鳴,影片還讓我們對自殺低齡化現象背後的文化病灶、時代焦慮和結構性暴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它讓我們思考,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給予孩子們足夠的關愛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卓亦謙導演在校期間師從新浪潮領軍人物譚家明,並在完成劇本後得到了監製爾冬升的大力支持。這部影片也脫胎於香港政府支援香港電影業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獲得了豐厚的獎金和評委們的認可。
在談到創作起因時,卓亦謙導演分享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經歷。他的朋友因為家人和女朋友的誤解而選擇了輕生,這讓他深感自責和痛惜。這也成為了他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希望通過影片喚起大家對身邊人的關愛和關注。
在《年少日記》中,一封匿名遺書和校園暴力事件將鄭Sir帶回了自己的年少時光。他回憶起那個嚴厲而缺乏愛的家庭環境,是如何一步步吞噬了他的快樂童年,並最終導向了無法挽回的悲劇。鄭有傑作為家中的“恥辱”,在父親的責罵和母親的冷漠中長大,他努力討好卻換不來任何憐憫,只能日漸加深對自己一無是處的認知。
導演卓亦謙從自己熟悉的階層環境入手,通過鄭家的故事,展現了中產階級家庭中的霸權與窒息。在這個看似體面的家庭中,經濟命脈的掌控者——父親,也掌握著生殺大權。而那些無法提供物質與精神價值、無法達到社會高位的少年,只能被視為“垃圾”,等待被系統清除。
有些地方我覺得有點過於煽情了。比如鄭有傑的悲劇剛剛讓人心疼,電影就突然轉到他弟弟的愛情故事上,這種轉變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而且,電影裡的配樂也用得太多了,有些情緒畫面過於冗長,明顯是想催淚,感覺導演有點用力過猛。
雖然電影想通過鄭有傑的經歷反映東亞或華裔孩童的創傷,但我覺得這種共鳴其實有點廉價。畢竟,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是不同的,不是每個人的童年都那麼悲慘。而且,我覺得電影把鄭有傑的家庭環境描繪得過於極端了,這種極端情況並不是大部分人的共同經歷。
電影在探討自殺原因時,涉及了家庭、學校、上一代和同代人等多個方面,這點值得稱讚。但我覺得,導演其實不必把鄭有傑描繪得那麼慘,因為普通人的成長經歷往往並沒有那麼極端。人不會因為遭遇了一點挫折就選擇自殺,導演或許可以給鄭有傑的人生加一點小小的“幸福”,這樣反而能讓人更加珍惜他的離去。
至於電影中弟弟對哥哥的死後的反應,我覺得有點突兀。之前弟弟對哥哥並不怎麼關心,甚至有點討厭,但哥哥死後他突然就變得很愧疚,這點讓人有點難以理解。而且,弟弟最後原諒了父親也顯得有點牽強,畢竟父親對哥哥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另外,電影中的父親角色雖然被描繪得很暴力,但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的語言暴力往往比身體暴力更傷人。電影在這方面其實可以更深入地探討一下。
電影講了一個挺老套但又很現實的故事:家暴。有的人說,這都什麼年代了,還講家暴?但我想說,家暴這種事兒,跟年代沒關係,它一直都存在,只是表現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電影裡,鄭中基演的父親一生氣就動手,母親只能在一旁哭泣,小孩則無能為力。這種場景,可能讓人覺得有點過時,但我想說,這種家暴的刻畫並不是為了博眼球,而是想告訴我們:家暴就是家暴,沒有所謂的“新式”和“舊式”。
電影裡還講到了“下一代命運悲劇,歸因於上一代的失敗教育”。這話說得挺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但電影裡的家暴表現,並不是說這種家暴就是“過時”的,不需要被關注。相反,它提醒我們,家暴這個問題,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我們去關注和解決。
電影還有一個挺巧妙的地方,就是通過敘事詭計,讓我們看到了家暴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僅僅是在當下,更是深遠而長久的。主人公在找那個人,觀眾也在找那個人,這種“找中找”的感覺,就像現實中我們對家暴的忽視和無視。
黃梓樂演的那個小孩,看著挺乖巧的,但心裡其實藏著很多東西。他挨了打,但還是想通過好表現來討好父親。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人看了挺心酸的。
總的來說,《年少日記》這部電影雖然講了一個老套的故事,但它通過細膩的刻畫和巧妙的敘事,讓我們重新思考了家暴這個問題。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這部電影,我就好像跟著小杰一起走過了那段充滿迷茫和痛苦的時光。電影一開始,鏡頭就帶我們上了樓頂,大家都以為小杰要跳樓,結果他只是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其實,小杰的困境並不只是家庭問題那麼簡單,它更像是整個東亞社會的一種病症。小杰的爸爸是個很厲害的大律師,但他對家人卻很兇,經常打媽媽和小杰。他總是說,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才能有錢有地位。這種觀念讓他變得很成功,但也讓他變得冷酷無情。
小杰的爸爸覺得,只有做大律師或醫生才是出路,其他工作都是低人一等的。他看不起那些不夠優秀的人,覺得他們就像螻蟻一樣,沒人會在乎他們的生死。這種觀念讓小杰壓力很大,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達到爸爸的期望。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為一個英語培訓機構寫音樂劇,看到很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都會彈鋼琴,但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和興趣。有個孩子彈錯了音符就開始哭,我感覺他是被父母逼的,他並不喜歡這樣。
這讓我想到了電影中的小杰和他的弟弟。弟弟覺得小杰不夠聰明,不想和他玩。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需要有人去發現,去欣賞。
這部電影讓我思考了很多。我們總是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成功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不應該被簡單地劃分為優秀或不優秀。
我也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更加包容和多元,不要只看重成績和地位,而是關注每個人的成長和幸福。這樣,或許像小杰這樣的孩子就能少受點苦,多感受點溫暖了。
電影裡有好多讓人心痛的瞬間,比如有傑在日記裡重複說“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還有他被父母忽略、被弟弟嫌棄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他們需要被關愛、被理解。但在這部電影裡,有傑好像從來都沒有得到過這些。
不過,電影並沒有只停留在悲傷和絕望上。它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些願意為有傑這樣的小孩發聲的人。電影裡的鄭老師,他就一直在努力幫助有傑,想要拯救他。雖然他也有自己的過去,但他選擇勇敢面對,不再讓悲劇重演。
導演卓亦謙說,這電影裡的海報其實是意外拍到的,當時他們正在學校禮堂吃飯,劇照師覺得背景乾淨,就讓黃梓樂擺了幾個姿勢,最後就選了那張做海報。看來有時候好東西真的是不經意間就冒出來了。
在電影中,權力的濫用和偏移讓人憤怒不已。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因為手中的權力而忘記了人性的本真,對下位者隨意施壓,甚至肆意踐踏他們的尊嚴。這種權力的肆虐,不僅是對個體的傷害,更是對整個社會道德底線的挑戰。
影片還通過家庭關系的描繪,讓我們看到了父母角色的複雜性和挑戰性。做父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學習、需要耐心、需要理解。然而,在現實中,很多父母卻往往以“家長”的身份自居,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置若罔聞,甚至用“為你好”的名義來合理化自己的殘酷和錯誤。這種家庭環境的冷漠和殘酷,無疑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深遠的影響。
影片的情節設計巧妙,通過一系列細節和鋪墊,成功塑造了男主人公的形象。他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經歷了哥哥跳樓、母親離家等重重打擊,卻依然堅韌不拔,努力尋找自己的道路。這種勇氣和毅力讓人深感敬佩。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心裡那種壓抑感久久揮之不去,但想想,這些故事不就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嗎?
電影裡的有傑,他活在一個要求什麼都得優秀的家庭裡。他的父親,一個成功的律師,從小窮過,因此特別害怕貧窮。他要求子女必須跟他一樣優秀,覺得不優秀就會回到那種窮困的日子。可是,有傑並不是那麼優秀,他有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卻被父親一次次地打壓。
有傑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覺得只要學習好,將來就能過上好日子。可是,這種觀念真的對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和興趣,為什麼非要讓他們都去追求同樣的東西呢?
電影裡有句臺詞特別觸動我:“考試好,就一定愛學習嗎?”對啊,成績好並不代表就真正熱愛學習,真正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當然,我也理解家長的苦衷。他們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有時候我們是不是太過於功利了,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和感受?
故事並沒有過於極端或壓抑,而是真實反映了大多數人生活和家庭的一個縮影。電影中,個體感受的差異使得每個人對世界的理解不同,當一切因素恰到好處地擺在那裡時,原本普通的生活卻可能變得讓人絕望。
影片讓人感受到年少時的脆弱和無助,原本應該被呵護和期待的少年們,在成長過程中卻可能受到刺激和傷害,逐漸失去自我。電影中的反轉劇情也讓人深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但往往難以被他人理解。
這部電影裡,主角就像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個小孩,總是被身邊的人一點點地剝奪掉保護,最後發現自己原來在這個家裡是多餘的那一個。那種心痛,真的讓人無法呼吸。而電影裡的家庭場面,也讓我感覺特別壓抑,仿佛看到了很多家庭裡都會有的那些問題和矛盾。
不過,這部電影的創新點也很棒,它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講述主角的故事,讓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內心世界。故事就像是一張張慢慢展開的紙張,讓我們不知不覺地就沉浸在了那個世界裡。鏡頭和故事的融合也非常默契,看得出來導演真的很用心。
尤其是鄭sir和雪兒那段隔著玻璃的戲,那種婉約感真的把握得很好,看得我都有點心碎了。電影的臺詞也特別好,每一句都牽動著觀眾的情緒,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
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裡的父親角色有點臉譜化了,前半段感覺有點用力過猛。但總體來說,這並不影響電影的觀感,畢竟電影裡的其他角色和情節都非常出色。
最後,我想說,它不僅僅是一部講述家庭問題的電影,更是一部讓我們反思自己和身邊人的電影。看完之後,我會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會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鄭有傑就像是生活在地獄裡一樣。父母對他的期望特別高,但是方法卻特別狠。父親動不動就罵他、打他,母親呢,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還不錯,但實際上對他的情感需求完全視而不見。這種被父母雙重夾擊的感覺,想想都讓人難受。
更可憐的是,鄭有傑還有個特別優秀的弟弟,每次都被拿來跟他比,這讓他心裡壓力更大了。他那麼努力地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但是每次都被狠狠地拒之門外。有一次他因為學習不好留級了,哭著問媽媽怎麼辦,結果媽媽卻說:“那你就不要再叫我媽媽了。”這句話就像一把刀,直接插進了他的心裡。
電影裡還有一個情節,就是鄭有傑在天台上準備跳下去的時候,他心裡想的是:“自己是個垃圾”,希望自己消失後,父母和弟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種絕望和無助,真的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