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的情節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比如那個院長跟智障女搞不正當關系,還有院友們被虐待得特別慘。看著就讓人心疼,也讓人氣憤!
曉琪這個角色演得太好了,一開始看著像個老油條,只想著怎麼升職加薪。但隨著調查的深入,她變得越來越有社會責任感,真的是在冒著生命危險追求真相啊!
不過電影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就算記者報道了真相,但如果這個真相讓院友們失去了穩定的生活,那記者還算是“施救者”嗎?還是成了“害人精”?這個問題真的挺讓人深思的。
《白日之下》不僅是一部讓人痛心的社會紀實片,更是一部充滿力量的作品。它勇敢地向世界提出了問題,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遺忘的公義、抗訴和記憶。影片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讓我們看到了長者、病患、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所面臨的困境和掙扎。
導演簡君晉巧妙地借助電影這一媒體,讓不甘消失的記者們得以發聲。影片中的女主角凌曉琪和她的同事們,原型是當年真實參與報道的記者們。他們通過電影傳遞出對正義的堅守和對真相的追求,讓人深感敬佩。
選題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一個已經發生快10年的社會新聞,現在再拿出來拍電影,到底能挖掘出什麼新鮮角度呢?結果導演似乎也沒想清楚,就選了個順拐的吹哨人視角,然後匆匆忙忙地收尾了。原事件裡的那些重要議題,影片裡要麼講不清楚,要麼就故意回避,真是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尷尬的是,女主角最後居然變成了那種只會情緒出征、不懂禮法的網絡小將。我就納悶了,導演你到底想表達什麼啊?這種輸出毫無意義的價值觀,真的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嗎?
影片裡還嘗試探討了幾個議題,比如老年人成為累贅後的歸宿、私立護理院裡的利益紛爭,還有所謂“第四權利”的消亡。但說實話,這些議題都沒拍好。對於弱勢群體的關照,影片也顯得力不從心。通伯和水哥這兩個被子女遺棄的老人角色,雖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影片對他們的刻畫過於簡單刻板,讓人感覺像是在看兩個沒有靈魂的空殼。
這部影片讓我有點失望。雖然它嘗試探討了一些社會議題,但由於導演的處理方式過於草率和片面,導致影片整體顯得空洞而無力。相比之下,內娛的一些社會題材劇雖然也有不足,但至少還能讓人看到一點創新和思考。
影片以新聞記者凌曉琪的視角,展現了她在追查一宗關於殘疾院舍虐待院友事件的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凌曉琪的職業理想在現實的壓力下逐漸消磨,但她依然堅守新聞人的初心,為了揭示真相而勇敢前行。
電影中的第一層“無力感”來自職業本身。凌曉琪作為一個老記者,已經深刻感受到了新媒體對紙媒的沖擊,以及由此帶來的職業成就感的消弭。她時常面臨經濟壓力和職業發展的困境,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堅守在新聞一線,努力發掘和報道真相。
第二層“無力感”則來自現實。電影通過凌曉琪的調查,揭示了香港私人院舍在監管不善下產生的種種慘劇。觀眾在感嘆這些院友悲慘命運的同時,也不禁對制度上的不足和漏洞感到無奈。政府設立的養老服務機構和護理人員供不應求,私人機構雖然存在問題,但相關部門往往只是警告而非直接關停,這讓凌曉琪和觀眾都感到深深的無力。
然而,《白日之下》並沒有停留在揭示問題的層面,它還通過凌曉琪的行動傳達了一種積極的力量。儘管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凌曉琪依然堅持追求真相和正義,她的勇氣和堅持最終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也為改變現狀帶來了一線希望。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女記者暗訪民營養老院,揭露裡面種種黑幕的故事。這些黑幕啊,都是香港媒體曝光過的真實事件,看著都讓人覺得心疼和氣憤。電影把這些故事拍得很真實,沒有刻意誇大,也沒有避重就輕,就像是在給大家講述一個個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導演簡君晉和監製爾冬升為了這部電影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他們找了5任投資方,歷經5年才把這部電影拍出來。雖然電影裡沒有那些炫酷的特效和動作場面,但憑借著全員在線的演技和現實主義的手法,它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電影裡的演員們也都演得特別好,特別是餘香凝、姜大衛他們,真的是把角色演活了。看著他們的表演,你就能感受到那些老弱病殘者的無助和逆來順受。
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上的黑暗面,也讓我們看到了那些堅持理想、探尋真相的人們的勇氣和決心。這部電影讓我們思考,如果身處白日之下,面對黑暗,我們應該怎麼做?
曉琪通過假扮成老人的孫女,成功打入這家名為“彩橋之家”的養老院舍內部,揭露了一系列令人髮指的虐待事件。這些事件,如護工毆打老人、用繩子捆綁不能動的院友、用高壓水槍集體沖洗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等,都取材於香港媒體曾經的真實報道。
曉琪的形象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她更像是一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普通人。她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做報道的初衷是為了升職加薪和吸引眼球。但正是這種真實和接地氣,讓觀眾更能感受到媒體人在追求新聞真相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和誘惑。
前半部分,女主在院舍裡轉來轉去,想找出點證據來。跟報社上司因為料不夠猛不能報道還吵了一架,這我都能理解,畢竟記者也得有料才能寫啊。可是,到了影片中段,突然就來了個露天沖涼的戲碼,然後臥底調查線就這麼沒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場戲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點鋪墊都沒有。之前那個壞護工讓新護工捆綁老人的戲,跟這露天沖涼有啥關系啊?女主是怎麼知道有露天沖涼的,她又是什麼時候決定要偷拍的,這些全都沒說,突然就開始了。
再來說說這場戲的安排吧。女主前一晚騙同事去買夜宵,然後給老人們分餐,結果早上差點睡過頭被發現。這明顯就是模仿《飛越瘋人院》啊,但問題是,《飛越瘋人院》裡睡過頭被發現,然後引發了後面的大衝突,可這部電影裡女主卻沒被發現,那你放這場戲幹嘛啊?
還有樓頂偷拍這種事,為什麼要兩個人一起去?女主作為臥底,完全可以留在院舍裡給同事打掩護,這樣也能繼續收集證據啊。結果兩個人就直直地站在那裡,看得我都替他們捏把汗。最後還給了個洗澡平台的仰視鏡頭,顯示兩個人影有多顯眼,我以為終於要說他們被發現了,結果啥也沒有,真是讓人失望。
離譜的是,院舍惡行被曝光後,女主臥底身份也暴露了,我以為接下來會圍繞庭審展開,畢竟海報上就是女主和另一個角色的對峙。結果後半段突然講起了性侵案,跟前面的惡行完全是兩碼事,而且還是在女主自曝後轉回去開上帝視角講述,看得我一頭霧水。
性侵案本身也拍得很刻意,那個老性侵犯裝傻賣同情,結果院舍入口處的辦公室竟然不是全封閉的,這不是明擺著讓人家來偷拍嗎?而且唯二目睹性侵的還是個自閉症病患和女主找的假爺爺,這設定也太牽強了吧。
這部電影看得我真是難受,劇情亂七八糟,人物形象也立不住。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但看完之後真的挺失望的。
影片通過凌曉琪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殘疾院裡的非人道生活。院長章劍華看似是個有愛心的人,卻縱容社工虐待殘疾人,甚至性侵智障少女。這讓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是真正的家人?是家人的失陪導致了這樣的悲劇嗎?
同時,電影也展現了人性的複雜。雖然凌曉琪最初只是為了升職加薪而做新聞,但當她發現真相後,她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雖然記者在制度面前顯得無能為力,但凌曉琪並沒有放棄,她堅持追求真相,希望為社會帶來一絲改變。
除了深刻的主題,電影的制作也非常精良。導演和編劇的才華在鏡頭表達和人物塑造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演員們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特別是女主角凌曉琪的塑造,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雖然現實可能不盡如人意,但只要我們堅持追求真相和正義,就一定能夠為社會帶來一絲改變。
電影裡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講述社會制度如何影響弱勢群體的生存和尊嚴,另一條則是探討當今社會中新聞正義的困境。導演通過這部電影,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他並沒有留下太多開放性的討論空間。
電影裡的角色設定很有意思,比如“章院長”和“芳姐”,他們都是受到社會壓迫的人,但最後卻變成了助紂為虐的角色。這讓我們看到,很多時候,滋生和助長惡的並不是那些最終得益的人,而是那些被操縱、被利用的人。
影片裡有些矛盾看起來像是故意製造的,比如食物掉地上再讓老人吃的情節,讓人覺得有些誇張。不過後來一想,這可能是為了突出新聞媒體在報道時的片面性和缺乏系統調查的問題。
影片裡還講到了女護工虐待老人的事情,我一開始覺得她很討厭。但後來發現,她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工作條件差、工資低,而且缺乏相關的專業技能。這也讓我反思了社會問題的複雜性,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個人。
影片還展示了資本社會的底層邏輯,比如商人利用政府資源不足和管理漏洞賺錢,導致養護中心人手不足、環境差。這讓我意識到,很多社會問題其實都源於更深層次的制度問題。
雖然影片在反映社會問題上有些過於直接和簡單,但它也讓我看到了社會問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它沒有給出簡單的答案,而是讓我們自己去思考和探索。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給個四星不過分。
最後我想說,雖然影片沒有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它至少讓我們看到了問題的存在,並引發了我們的思考。也許這就是它想要傳達的信息吧。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深入人心的故事,以報社偵查科的凌曉琪為主角,勇敢地揭露了一個名為彩橋院舍的收容所背後的黑暗真相。這個收容所原本應該是為弱勢群體提供庇護的地方,卻變成了充滿殘忍與無情的人間地獄。
電影裡的彩橋院舍,簡直是一個失去了人性的地方。職工們對待院裡的老人和智障兒童毫無人性,將他們當作動物一樣對待。其中有一個場景特別讓人痛心,職工們竟然將老人們綁在輪椅上推到露臺,用水槍給他們“洗澡”。這樣的行為簡直是對人權的極度踐踏,讓人憤怒不已。
凌曉琪作為一個固執的記者,決心揭開這個收容所的真面目。在她的努力下,還有一位新入職的女記者也加入了這個行動。她們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最終成功地將這個醜惡的地方公之於眾。
電影還展示了弱勢群體的悲慘處境。院裡的老人們,有的被親人拋棄,有的渴望得到關愛;而那些智障兒童,他們天真無邪,卻遭受了無法言說的痛苦。特別是明仔和小玲這兩個角色,他們的遭遇讓人心痛不已。明仔用畫畫的方式記錄下了一切,而小玲則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磨難。
電影讓我們思考了許多問題。它揭示了社會對於弱勢群體的忽視和冷漠,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尊嚴和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和關愛。同時,電影也展現了新聞從業者的艱辛和付出,他們為了真相而奮鬥,為了正義而發聲。
電影裡的情節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比如那個院長跟智障女搞不正當關系,還有院友們被虐待得特別慘。看著就讓人心疼,也讓人氣憤!
曉琪這個角色演得太好了,一開始看著像個老油條,只想著怎麼升職加薪。但隨著調查的深入,她變得越來越有社會責任感,真的是在冒著生命危險追求真相啊!
不過電影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就算記者報道了真相,但如果這個真相讓院友們失去了穩定的生活,那記者還算是“施救者”嗎?還是成了“害人精”?這個問題真的挺讓人深思的。
《白日之下》不僅是一部讓人痛心的社會紀實片,更是一部充滿力量的作品。它勇敢地向世界提出了問題,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些被遺忘的公義、抗訴和記憶。影片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讓我們看到了長者、病患、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所面臨的困境和掙扎。
導演簡君晉巧妙地借助電影這一媒體,讓不甘消失的記者們得以發聲。影片中的女主角凌曉琪和她的同事們,原型是當年真實參與報道的記者們。他們通過電影傳遞出對正義的堅守和對真相的追求,讓人深感敬佩。
選題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一個已經發生快10年的社會新聞,現在再拿出來拍電影,到底能挖掘出什麼新鮮角度呢?結果導演似乎也沒想清楚,就選了個順拐的吹哨人視角,然後匆匆忙忙地收尾了。原事件裡的那些重要議題,影片裡要麼講不清楚,要麼就故意回避,真是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尷尬的是,女主角最後居然變成了那種只會情緒出征、不懂禮法的網絡小將。我就納悶了,導演你到底想表達什麼啊?這種輸出毫無意義的價值觀,真的能引發觀眾的共鳴嗎?
影片裡還嘗試探討了幾個議題,比如老年人成為累贅後的歸宿、私立護理院裡的利益紛爭,還有所謂“第四權利”的消亡。但說實話,這些議題都沒拍好。對於弱勢群體的關照,影片也顯得力不從心。通伯和水哥這兩個被子女遺棄的老人角色,雖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影片對他們的刻畫過於簡單刻板,讓人感覺像是在看兩個沒有靈魂的空殼。
這部影片讓我有點失望。雖然它嘗試探討了一些社會議題,但由於導演的處理方式過於草率和片面,導致影片整體顯得空洞而無力。相比之下,內娛的一些社會題材劇雖然也有不足,但至少還能讓人看到一點創新和思考。
影片以新聞記者凌曉琪的視角,展現了她在追查一宗關於殘疾院舍虐待院友事件的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凌曉琪的職業理想在現實的壓力下逐漸消磨,但她依然堅守新聞人的初心,為了揭示真相而勇敢前行。
電影中的第一層“無力感”來自職業本身。凌曉琪作為一個老記者,已經深刻感受到了新媒體對紙媒的沖擊,以及由此帶來的職業成就感的消弭。她時常面臨經濟壓力和職業發展的困境,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堅守在新聞一線,努力發掘和報道真相。
第二層“無力感”則來自現實。電影通過凌曉琪的調查,揭示了香港私人院舍在監管不善下產生的種種慘劇。觀眾在感嘆這些院友悲慘命運的同時,也不禁對制度上的不足和漏洞感到無奈。政府設立的養老服務機構和護理人員供不應求,私人機構雖然存在問題,但相關部門往往只是警告而非直接關停,這讓凌曉琪和觀眾都感到深深的無力。
然而,《白日之下》並沒有停留在揭示問題的層面,它還通過凌曉琪的行動傳達了一種積極的力量。儘管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凌曉琪依然堅持追求真相和正義,她的勇氣和堅持最終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也為改變現狀帶來了一線希望。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女記者暗訪民營養老院,揭露裡面種種黑幕的故事。這些黑幕啊,都是香港媒體曝光過的真實事件,看著都讓人覺得心疼和氣憤。電影把這些故事拍得很真實,沒有刻意誇大,也沒有避重就輕,就像是在給大家講述一個個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導演簡君晉和監製爾冬升為了這部電影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他們找了5任投資方,歷經5年才把這部電影拍出來。雖然電影裡沒有那些炫酷的特效和動作場面,但憑借著全員在線的演技和現實主義的手法,它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電影裡的演員們也都演得特別好,特別是餘香凝、姜大衛他們,真的是把角色演活了。看著他們的表演,你就能感受到那些老弱病殘者的無助和逆來順受。
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上的黑暗面,也讓我們看到了那些堅持理想、探尋真相的人們的勇氣和決心。這部電影讓我們思考,如果身處白日之下,面對黑暗,我們應該怎麼做?
曉琪通過假扮成老人的孫女,成功打入這家名為“彩橋之家”的養老院舍內部,揭露了一系列令人髮指的虐待事件。這些事件,如護工毆打老人、用繩子捆綁不能動的院友、用高壓水槍集體沖洗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等,都取材於香港媒體曾經的真實報道。
曉琪的形象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她更像是一個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普通人。她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做報道的初衷是為了升職加薪和吸引眼球。但正是這種真實和接地氣,讓觀眾更能感受到媒體人在追求新聞真相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和誘惑。
前半部分,女主在院舍裡轉來轉去,想找出點證據來。跟報社上司因為料不夠猛不能報道還吵了一架,這我都能理解,畢竟記者也得有料才能寫啊。可是,到了影片中段,突然就來了個露天沖涼的戲碼,然後臥底調查線就這麼沒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場戲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點鋪墊都沒有。之前那個壞護工讓新護工捆綁老人的戲,跟這露天沖涼有啥關系啊?女主是怎麼知道有露天沖涼的,她又是什麼時候決定要偷拍的,這些全都沒說,突然就開始了。
再來說說這場戲的安排吧。女主前一晚騙同事去買夜宵,然後給老人們分餐,結果早上差點睡過頭被發現。這明顯就是模仿《飛越瘋人院》啊,但問題是,《飛越瘋人院》裡睡過頭被發現,然後引發了後面的大衝突,可這部電影裡女主卻沒被發現,那你放這場戲幹嘛啊?
還有樓頂偷拍這種事,為什麼要兩個人一起去?女主作為臥底,完全可以留在院舍裡給同事打掩護,這樣也能繼續收集證據啊。結果兩個人就直直地站在那裡,看得我都替他們捏把汗。最後還給了個洗澡平台的仰視鏡頭,顯示兩個人影有多顯眼,我以為終於要說他們被發現了,結果啥也沒有,真是讓人失望。
離譜的是,院舍惡行被曝光後,女主臥底身份也暴露了,我以為接下來會圍繞庭審展開,畢竟海報上就是女主和另一個角色的對峙。結果後半段突然講起了性侵案,跟前面的惡行完全是兩碼事,而且還是在女主自曝後轉回去開上帝視角講述,看得我一頭霧水。
性侵案本身也拍得很刻意,那個老性侵犯裝傻賣同情,結果院舍入口處的辦公室竟然不是全封閉的,這不是明擺著讓人家來偷拍嗎?而且唯二目睹性侵的還是個自閉症病患和女主找的假爺爺,這設定也太牽強了吧。
這部電影看得我真是難受,劇情亂七八糟,人物形象也立不住。可能是我期待太高了,但看完之後真的挺失望的。
影片通過凌曉琪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殘疾院裡的非人道生活。院長章劍華看似是個有愛心的人,卻縱容社工虐待殘疾人,甚至性侵智障少女。這讓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是真正的家人?是家人的失陪導致了這樣的悲劇嗎?
同時,電影也展現了人性的複雜。雖然凌曉琪最初只是為了升職加薪而做新聞,但當她發現真相後,她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雖然記者在制度面前顯得無能為力,但凌曉琪並沒有放棄,她堅持追求真相,希望為社會帶來一絲改變。
除了深刻的主題,電影的制作也非常精良。導演和編劇的才華在鏡頭表達和人物塑造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演員們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特別是女主角凌曉琪的塑造,讓人印象深刻。
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雖然現實可能不盡如人意,但只要我們堅持追求真相和正義,就一定能夠為社會帶來一絲改變。
電影裡有兩條主線,一條是講述社會制度如何影響弱勢群體的生存和尊嚴,另一條則是探討當今社會中新聞正義的困境。導演通過這部電影,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他並沒有留下太多開放性的討論空間。
電影裡的角色設定很有意思,比如“章院長”和“芳姐”,他們都是受到社會壓迫的人,但最後卻變成了助紂為虐的角色。這讓我們看到,很多時候,滋生和助長惡的並不是那些最終得益的人,而是那些被操縱、被利用的人。
影片裡有些矛盾看起來像是故意製造的,比如食物掉地上再讓老人吃的情節,讓人覺得有些誇張。不過後來一想,這可能是為了突出新聞媒體在報道時的片面性和缺乏系統調查的問題。
影片裡還講到了女護工虐待老人的事情,我一開始覺得她很討厭。但後來發現,她的行為其實是因為工作條件差、工資低,而且缺乏相關的專業技能。這也讓我反思了社會問題的複雜性,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個人。
影片還展示了資本社會的底層邏輯,比如商人利用政府資源不足和管理漏洞賺錢,導致養護中心人手不足、環境差。這讓我意識到,很多社會問題其實都源於更深層次的制度問題。
雖然影片在反映社會問題上有些過於直接和簡單,但它也讓我看到了社會問題的複雜性和多面性。它沒有給出簡單的答案,而是讓我們自己去思考和探索。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給個四星不過分。
最後我想說,雖然影片沒有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它至少讓我們看到了問題的存在,並引發了我們的思考。也許這就是它想要傳達的信息吧。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深入人心的故事,以報社偵查科的凌曉琪為主角,勇敢地揭露了一個名為彩橋院舍的收容所背後的黑暗真相。這個收容所原本應該是為弱勢群體提供庇護的地方,卻變成了充滿殘忍與無情的人間地獄。
電影裡的彩橋院舍,簡直是一個失去了人性的地方。職工們對待院裡的老人和智障兒童毫無人性,將他們當作動物一樣對待。其中有一個場景特別讓人痛心,職工們竟然將老人們綁在輪椅上推到露臺,用水槍給他們“洗澡”。這樣的行為簡直是對人權的極度踐踏,讓人憤怒不已。
凌曉琪作為一個固執的記者,決心揭開這個收容所的真面目。在她的努力下,還有一位新入職的女記者也加入了這個行動。她們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最終成功地將這個醜惡的地方公之於眾。
電影還展示了弱勢群體的悲慘處境。院裡的老人們,有的被親人拋棄,有的渴望得到關愛;而那些智障兒童,他們天真無邪,卻遭受了無法言說的痛苦。特別是明仔和小玲這兩個角色,他們的遭遇讓人心痛不已。明仔用畫畫的方式記錄下了一切,而小玲則經歷了難以想象的磨難。
電影讓我們思考了許多問題。它揭示了社會對於弱勢群體的忽視和冷漠,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尊嚴和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和關愛。同時,電影也展現了新聞從業者的艱辛和付出,他們為了真相而奮鬥,為了正義而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