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遠的未來,美國總統違反憲法,連續三任執政,並解散聯邦調查局,引發公眾憤怒。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總統卻採取極端手段鎮壓,導致美國分裂成五大勢力,內戰一觸即發。
此時,加州與德州意外聯手,組成“西部力量”起義軍,對抗華盛頓聯邦政府。一支勇敢的記者小隊冒著生命危險,穿越火線,試圖在華盛頓陷落前採訪總統。途中,他們損失慘重,但終抵達目標。
然而,當“西部力量”突破防線,記者們成功採訪總統後,總統卻被當場處決。電影《美國內戰》深刻展現了這場災難性的內戰,揭示了一個權力至上總統引發的衝突和多方勢力的反擊。
影片不僅聚焦激烈槍戰,更通過戰地記者之眼展現各州百態。有些州平靜中暗藏危機,有些則被軍方控制,推行極端政策。影片冷靜剖析人性面貌,最終20多分鐘的槍戰場面震撼人心,全量火藥帶來的音效體驗讓人印象深刻。
《美國內戰》並非針對特定政治領袖,而是揭示了權力濫用和分裂的惡果。通過戰地記者的視角,觀眾得以一窺戰爭全貌,感受內戰的殘酷與混亂。
地區:美國,英國
原名:Civil War
臺灣: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香港:美帝崩裂
中文:美國內戰
又名:內戰,
導演:亞歷克斯·加蘭
編劇:亞歷克斯·加蘭
片長:109分鐘
演員&角色
李
(柯爾斯滕·鄧斯特)
喬爾
(瓦格納·莫拉)
傑西
(卡莉·斯帕尼)
薩米
(斯蒂芬·麥金利·亨德森)
有個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人和相機的關系。新記者Jessie一開始被戰爭場面嚇到,後來卻像上癮一樣不停地拍照。而老記者Lee一開始很淡定,但後來卻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創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Jessie在Lee救她時中彈犧牲,但她還在拍Lee倒下的過程,看起來一點也不難過。而Lee在另一個朋友犧牲後,卻選擇刪除了照片。這真的挺諷刺的,戰爭讓人性受到了極大的考驗。
深記者Lee,冷靜、專業,但她看起來好像被政治搞得有點抑鬱了,就像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跟外界有啥接觸。她在這部片子裡終於感覺到了“害怕”,這種感覺反而讓她意識到自己還活著,開始有了更多的情緒變化。她在這部電影裡算是比較“正常”的一個了。
然後卡莉·史派妮演的那個新人Jessie,她一心想當戰地記者,得到了Lee的很多幫助。你能看到她在這部電影裡成長了,但她的成長方向有點極端。她就像那些在前線的人一樣,被戰爭搞得興奮過頭,變得越來越狂熱。她瘋狂地拍照,已經不是為了新聞了,她就是在享受這一切。
在政治議題上,電影沒有過多地討論美國當前的具體矛盾,而是聚焦在憲政體系的覆滅上。通過片中記者的對話,我們可以窺見影片的深層思考。電影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關於第三任總統、解散FBI以及轟炸美國公民,都指向了憲政體系的崩潰。這不僅僅是關於任期、聯邦政府職能或是民主理念的失效,更是整個國家統一體的瓦解。
電影中的故事背景雖然語焉不詳,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導致這一切分裂和戰亂的源頭是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強大的州份,它們的利益受到威脅,導致了衝突和反抗。這種反抗並非簡單的驢象之爭,而是更深層次的經濟利益之爭。
此外,電影也展示了媒體在歷史面前的功用。通過一車四代記者的視角,我們得以窺見社會的變遷和歷史的進程。這種傳幫帶的結構不僅為敘事提供了方便,也反映了媒體行業的傳統和傳承。記者們在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記錄著歷史的瞬間,傳遞著真相的聲音。
有些觀眾可能覺得不太明白電影裡的內戰是怎麼爆發的,但我覺得這就是導演的巧妙之處。他故意模糊了這個線索,讓我們自己去思考、去感受。
電影裡有很多地方都展現了這種模糊性,比如軍人和記者的對話,有時候感覺他們說的都不是一回事。這其實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受到生長環境、教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要想讓對方完全理解自己的立場,真的是難上加難。
電影裡的總統也沒能做好這個“公約數”的角色,所以最後也落得個被崩的下場。這讓我覺得,有時候,即使我們努力去尋求共識,但現實往往還是殘酷的。
特別是那段關於“hongkong。。oh,china!崩!!”的劇情,真的讓我深思。大兵們可能並不關心什麼貿易戰、科技競賽,他們只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簡單的邏輯,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電影最後一幕也讓我印象深刻,女二在鄧斯特為了保護她而被擊斃後,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是上去抱住她哭泣,還是趕緊拿起相機去拍下總統被斃的瞬間?這一幕真的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如果你想看一部描繪美國政治紛爭、黨派鬥爭以及潛在內戰的電影,那麼現實中,你可能得失望了。電影中的宏大場面、緊張的戰況、高科技武器以及訓練有素的士兵,在這部所謂的“大新聞”中一概沒有。
這部電影並非關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也非白人與移民的摩擦,更不是日常生活瑣事的分歧。它更像是一部以記者視角展開的公路片,充滿了自嗨和誇張的元素。而那些預告片中震撼的坦克飛機鏡頭、炮轟著名地標的場景,竟然是正片中僅有的大場面。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部影片中的主角,原本應是深入前線、揭示真相的記者,卻因為跑得太快、車開得太猛,最終遭到了憤怒的紅脖子的殺害。這樣的結局,無疑是對所謂“大新聞”的一種諷刺和嘲笑。
SO,如果你想尋找一部深度剖析美國社會政治問題的電影,那麼這部影片可能並不是你的最佳選擇。它更像是一部充滿誇張和自嗨元素的公路片,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輕鬆和娛樂,但絕不會讓你對美國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少觀眾看完後說加蘭沒講清內戰的前因後果,但戰爭和政治這東西,本來就“語焉不詳”。碎片化、分歧化的公眾輿論造成的戰前政治撕裂,才是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加蘭聰明地把這些藏在幾句車上閒聊的臺詞裡,用主觀鏡頭窺探戰場局部,而不是全景再現戰爭。比如那場戲,文字戰地記者問狙擊小組的任務,回答就是“單純狙人”,這種戲謔的方式,直接體現了他的創作思路。
在全面戰爭狀態下,不會有拿著TikTok直播火箭彈的“新媒體”記者,這就給傳統媒體記者提供了登場機會。他們用相機鏡頭“代替”電影攝影機,把真實戰地影像“曝光”在大銀幕上。但電影結尾,這些記者也沒真正關心戰爭的原因,他們路過的那座虛假繁榮的小鎮,就是加蘭給觀眾的答案。
這部片子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戰火紛飛的美國,看完真是讓人心裡五味雜陳。雖然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夠完美,但整體來說還是值得一看的。
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就被那個設定給驚到了:加州和德克薩斯州竟然聯手成了叛軍,跟美利堅合眾國對著幹。我心想,這怎麼可能啊?這兩個州平時可都是各有各的脾氣,怎麼可能走到一起呢?但電影就這麼設定了,而且也沒給出太多解釋,就讓我自己去琢磨。
電影裡的記者團隊穿越那個殘破的美國,看得我真是緊張得不行。他們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危險和困難,但還是堅持去報道真相。演員們都演得特別好,特別是克爾斯滕·鄧斯特演的那個戰地攝影師李,簡直就是女中豪傑啊!她經驗豐富,面對危險也毫不退縮。還有凱莉·斯帕尼演的那個年輕記者傑西,她雖然經驗不足,但特別努力,想成為李那樣的人。兩人之間的互動也特別有意思,看得我心情跟著起伏。
除了演員陣容強大,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也挺特別的。它不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直接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的瞬間和遭遇來展現主角們的旅程。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玩那種後末日題材的電子遊戲,每個場景都充滿了未知和驚喜。
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也不是沒有缺點。最明顯的就是那個故事世界太模糊了,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為啥加州和德克薩斯州會聯手。而且電影也沒有給出太多關於衝突根源的解釋,就讓我感覺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導演能在這些方面多下點功夫,我覺得這部電影會更加完美。
影片巧妙地通過記者們的視角,展現了帝國的各種面貌。這些記者們不僅是戰爭的見證者,更是帝國興衰的記錄者。他們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捕捉著戰爭的殘酷、人性的複雜以及帝國的種種弊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地追問和思考,試圖找到真實與真相。
帝國看似強大無比,但實際上卻充滿了矛盾和裂痕。憲政的失靈、人民主權的喪失以及世俗社會的崩潰,都是帝國走向衰落的標誌。而在這個過程中,宗教洗腦和偽科學宣傳更是加劇了帝國的崩潰。這些虛假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僅剝奪了人們的真實感知,更讓他們陷入了無盡的迷茫和困境。
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仍有一些人堅守著真實和信仰。記者們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不畏強權,不懼危險,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揭示著帝國的真相。他們的行為或許無法直接改變帝國的命運,但卻為人們提供了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影片的結局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當所有的媒體都不再對現實進行真實的認知和理解時,人們其實只是在想,而不是在看。這種對真實的迷失和扭曲,不僅讓人們失去了對世界的真實感知,更讓他們陷入了意識形態的虛無之中。
電影的前半部分,大量鏡頭聚焦在小女孩身上,讓人不清楚她究竟是故事的關鍵人物還是只是闖入者。隨著故事展開,主線逐漸清晰——一群記者決定前往DC,但電影並沒有給出充分的解釋,為什麼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拍照、採訪。這讓我們對記者們的動機感到困惑,也使得整個故事顯得有些割裂。
到了電影的高潮部分,面對種族主義者,我們甚至開始站在主角的對立面,看著記者證在混亂時期顯得如此無力。然而,導演在描繪一個秩序崩壞的世界時,對記者證的法理性處理得並不夠,使得這部分情節有些突兀。
最後一場戲非常精彩,展現了美國自家人在DC遭遇戰的奇觀。鄧斯特的死亡雖然有些俗套,但在那一刻,她的死亡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人們更關注的是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史派妮推開屍體繼續拍照的那一刻,人物形象才真正立體起來。
然而,回顧整部電影,我們不禁要問: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是想展現戰爭的殘酷,還是記者的勇敢?或者是人性的複雜?電影似乎想要涵蓋很多,但最終卻未能很好地將各個元素融合在一起。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在切入點上有些新穎,但在故事和表達的平衡上做得不夠好。它試圖展現戰爭的殘酷和記者的勇敢,卻未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真正動機。希望導演在未來的作品中能夠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和故事連貫性,給觀眾帶來更深刻的體驗。
這部電影雖然是文藝片導演和公司出品的,但戰鬥場面並不激烈,跟那些美國主旋律大片比起來差了點意思。不過啊,它勝在深入火線報道真相的題材,雖然這種題材幾十年前就拍過了,但《內戰》還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故事裡,戰地記者原本抱著揭露真相的目的去戰場,結果卻發現真相本身就是戰場上的第一個犧牲者,這種主題深度真的讓人深思。
電影裡的女記者,還是史上最水的奧斯卡影後演的,她面對戰場創傷的困擾和年輕記者的熱血向往,表現得既想保護又想厭惡,這種矛盾心理真是演得太到位了。還有那段他們開車前往首都採訪總統的旅程,真的是看得人心裡五味雜陳。從滿目瘡痍的城市到戰火剛剛平息的地區,再到歲月靜好的地方,感覺戰爭就像發生在另一個星球上一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萬人坑的場景,記者被一一處決,就因為地方武裝認為他們是美中國人。這個鏡頭真的太有衝擊力了,讓我瞬間想到了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戰場上,人命真的就像草芥一樣,太殘酷了。
影片結尾攻克白宮的高潮部分也挺震撼的,但我真的懷疑在美國那種環境下,還會有多少特勤局人員和軍隊願意奮戰到最後。好在年輕記者在前輩的保護下活了下來,用鏡頭記錄下了女記者被擊中的瞬間,黑白靜止畫面讓人聯想到了那些記錄黑暗歷史的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