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人和相機的關系。新記者Jessie一開始被戰爭場面嚇到,後來卻像上癮一樣不停地拍照。而老記者Lee一開始很淡定,但後來卻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創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Jessie在Lee救她時中彈犧牲,但她還在拍Lee倒下的過程,看起來一點也不難過。而Lee在另一個朋友犧牲後,卻選擇刪除了照片。這真的挺諷刺的,戰爭讓人性受到了極大的考驗。
深記者Lee,冷靜、專業,但她看起來好像被政治搞得有點抑鬱了,就像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跟外界有啥接觸。她在這部片子裡終於感覺到了“害怕”,這種感覺反而讓她意識到自己還活著,開始有了更多的情緒變化。她在這部電影裡算是比較“正常”的一個了。
然後卡莉·史派妮演的那個新人Jessie,她一心想當戰地記者,得到了Lee的很多幫助。你能看到她在這部電影裡成長了,但她的成長方向有點極端。她就像那些在前線的人一樣,被戰爭搞得興奮過頭,變得越來越狂熱。她瘋狂地拍照,已經不是為了新聞了,她就是在享受這一切。
在政治議題上,電影沒有過多地討論美國當前的具體矛盾,而是聚焦在憲政體系的覆滅上。通過片中記者的對話,我們可以窺見影片的深層思考。電影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關於第三任總統、解散FBI以及轟炸美國公民,都指向了憲政體系的崩潰。這不僅僅是關於任期、聯邦政府職能或是民主理念的失效,更是整個國家統一體的瓦解。
電影中的故事背景雖然語焉不詳,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導致這一切分裂和戰亂的源頭是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強大的州份,它們的利益受到威脅,導致了衝突和反抗。這種反抗並非簡單的驢象之爭,而是更深層次的經濟利益之爭。
此外,電影也展示了媒體在歷史面前的功用。通過一車四代記者的視角,我們得以窺見社會的變遷和歷史的進程。這種傳幫帶的結構不僅為敘事提供了方便,也反映了媒體行業的傳統和傳承。記者們在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記錄著歷史的瞬間,傳遞著真相的聲音。
有些觀眾可能覺得不太明白電影裡的內戰是怎麼爆發的,但我覺得這就是導演的巧妙之處。他故意模糊了這個線索,讓我們自己去思考、去感受。
電影裡有很多地方都展現了這種模糊性,比如軍人和記者的對話,有時候感覺他們說的都不是一回事。這其實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受到生長環境、教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要想讓對方完全理解自己的立場,真的是難上加難。
電影裡的總統也沒能做好這個“公約數”的角色,所以最後也落得個被崩的下場。這讓我覺得,有時候,即使我們努力去尋求共識,但現實往往還是殘酷的。
特別是那段關於“hongkong。。oh,china!崩!!”的劇情,真的讓我深思。大兵們可能並不關心什麼貿易戰、科技競賽,他們只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簡單的邏輯,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電影最後一幕也讓我印象深刻,女二在鄧斯特為了保護她而被擊斃後,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是上去抱住她哭泣,還是趕緊拿起相機去拍下總統被斃的瞬間?這一幕真的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如果你想看一部描繪美國政治紛爭、黨派鬥爭以及潛在內戰的電影,那麼現實中,你可能得失望了。電影中的宏大場面、緊張的戰況、高科技武器以及訓練有素的士兵,在這部所謂的“大新聞”中一概沒有。
這部電影並非關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也非白人與移民的摩擦,更不是日常生活瑣事的分歧。它更像是一部以記者視角展開的公路片,充滿了自嗨和誇張的元素。而那些預告片中震撼的坦克飛機鏡頭、炮轟著名地標的場景,竟然是正片中僅有的大場面。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部影片中的主角,原本應是深入前線、揭示真相的記者,卻因為跑得太快、車開得太猛,最終遭到了憤怒的紅脖子的殺害。這樣的結局,無疑是對所謂“大新聞”的一種諷刺和嘲笑。
SO,如果你想尋找一部深度剖析美國社會政治問題的電影,那麼這部影片可能並不是你的最佳選擇。它更像是一部充滿誇張和自嗨元素的公路片,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輕鬆和娛樂,但絕不會讓你對美國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少觀眾看完後說加蘭沒講清內戰的前因後果,但戰爭和政治這東西,本來就“語焉不詳”。碎片化、分歧化的公眾輿論造成的戰前政治撕裂,才是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加蘭聰明地把這些藏在幾句車上閒聊的臺詞裡,用主觀鏡頭窺探戰場局部,而不是全景再現戰爭。比如那場戲,文字戰地記者問狙擊小組的任務,回答就是“單純狙人”,這種戲謔的方式,直接體現了他的創作思路。
在全面戰爭狀態下,不會有拿著TikTok直播火箭彈的“新媒體”記者,這就給傳統媒體記者提供了登場機會。他們用相機鏡頭“代替”電影攝影機,把真實戰地影像“曝光”在大銀幕上。但電影結尾,這些記者也沒真正關心戰爭的原因,他們路過的那座虛假繁榮的小鎮,就是加蘭給觀眾的答案。
這部片子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戰火紛飛的美國,看完真是讓人心裡五味雜陳。雖然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夠完美,但整體來說還是值得一看的。
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就被那個設定給驚到了:加州和德克薩斯州竟然聯手成了叛軍,跟美利堅合眾國對著幹。我心想,這怎麼可能啊?這兩個州平時可都是各有各的脾氣,怎麼可能走到一起呢?但電影就這麼設定了,而且也沒給出太多解釋,就讓我自己去琢磨。
電影裡的記者團隊穿越那個殘破的美國,看得我真是緊張得不行。他們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危險和困難,但還是堅持去報道真相。演員們都演得特別好,特別是克爾斯滕·鄧斯特演的那個戰地攝影師李,簡直就是女中豪傑啊!她經驗豐富,面對危險也毫不退縮。還有凱莉·斯帕尼演的那個年輕記者傑西,她雖然經驗不足,但特別努力,想成為李那樣的人。兩人之間的互動也特別有意思,看得我心情跟著起伏。
除了演員陣容強大,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也挺特別的。它不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直接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的瞬間和遭遇來展現主角們的旅程。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玩那種後末日題材的電子遊戲,每個場景都充滿了未知和驚喜。
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也不是沒有缺點。最明顯的就是那個故事世界太模糊了,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為啥加州和德克薩斯州會聯手。而且電影也沒有給出太多關於衝突根源的解釋,就讓我感覺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導演能在這些方面多下點功夫,我覺得這部電影會更加完美。
影片巧妙地通過記者們的視角,展現了帝國的各種面貌。這些記者們不僅是戰爭的見證者,更是帝國興衰的記錄者。他們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捕捉著戰爭的殘酷、人性的複雜以及帝國的種種弊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地追問和思考,試圖找到真實與真相。
帝國看似強大無比,但實際上卻充滿了矛盾和裂痕。憲政的失靈、人民主權的喪失以及世俗社會的崩潰,都是帝國走向衰落的標誌。而在這個過程中,宗教洗腦和偽科學宣傳更是加劇了帝國的崩潰。這些虛假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僅剝奪了人們的真實感知,更讓他們陷入了無盡的迷茫和困境。
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仍有一些人堅守著真實和信仰。記者們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不畏強權,不懼危險,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揭示著帝國的真相。他們的行為或許無法直接改變帝國的命運,但卻為人們提供了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影片的結局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當所有的媒體都不再對現實進行真實的認知和理解時,人們其實只是在想,而不是在看。這種對真實的迷失和扭曲,不僅讓人們失去了對世界的真實感知,更讓他們陷入了意識形態的虛無之中。
電影的前半部分,大量鏡頭聚焦在小女孩身上,讓人不清楚她究竟是故事的關鍵人物還是只是闖入者。隨著故事展開,主線逐漸清晰——一群記者決定前往DC,但電影並沒有給出充分的解釋,為什麼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拍照、採訪。這讓我們對記者們的動機感到困惑,也使得整個故事顯得有些割裂。
到了電影的高潮部分,面對種族主義者,我們甚至開始站在主角的對立面,看著記者證在混亂時期顯得如此無力。然而,導演在描繪一個秩序崩壞的世界時,對記者證的法理性處理得並不夠,使得這部分情節有些突兀。
最後一場戲非常精彩,展現了美國自家人在DC遭遇戰的奇觀。鄧斯特的死亡雖然有些俗套,但在那一刻,她的死亡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人們更關注的是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史派妮推開屍體繼續拍照的那一刻,人物形象才真正立體起來。
然而,回顧整部電影,我們不禁要問: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是想展現戰爭的殘酷,還是記者的勇敢?或者是人性的複雜?電影似乎想要涵蓋很多,但最終卻未能很好地將各個元素融合在一起。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在切入點上有些新穎,但在故事和表達的平衡上做得不夠好。它試圖展現戰爭的殘酷和記者的勇敢,卻未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真正動機。希望導演在未來的作品中能夠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和故事連貫性,給觀眾帶來更深刻的體驗。
這部電影雖然是文藝片導演和公司出品的,但戰鬥場面並不激烈,跟那些美國主旋律大片比起來差了點意思。不過啊,它勝在深入火線報道真相的題材,雖然這種題材幾十年前就拍過了,但《內戰》還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故事裡,戰地記者原本抱著揭露真相的目的去戰場,結果卻發現真相本身就是戰場上的第一個犧牲者,這種主題深度真的讓人深思。
電影裡的女記者,還是史上最水的奧斯卡影後演的,她面對戰場創傷的困擾和年輕記者的熱血向往,表現得既想保護又想厭惡,這種矛盾心理真是演得太到位了。還有那段他們開車前往首都採訪總統的旅程,真的是看得人心裡五味雜陳。從滿目瘡痍的城市到戰火剛剛平息的地區,再到歲月靜好的地方,感覺戰爭就像發生在另一個星球上一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萬人坑的場景,記者被一一處決,就因為地方武裝認為他們是美中國人。這個鏡頭真的太有衝擊力了,讓我瞬間想到了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戰場上,人命真的就像草芥一樣,太殘酷了。
影片結尾攻克白宮的高潮部分也挺震撼的,但我真的懷疑在美國那種環境下,還會有多少特勤局人員和軍隊願意奮戰到最後。好在年輕記者在前輩的保護下活了下來,用鏡頭記錄下了女記者被擊中的瞬間,黑白靜止畫面讓人聯想到了那些記錄黑暗歷史的影集。
電影的目的是要表現內戰的危害,但卻沒有深入探討內戰的原因,讓人覺得有些片面。整個片子就像一個恐怖片,用內戰來嚇唬老百姓,讓人覺得非常壓抑。
其次,這部電影的視角非常狹窄。它沒有展現內戰中的宏大場面,而是只關注了一個記者小組的行動。戰爭場面更像是警匪片,而不是真正的戰爭片。這樣的處理方式讓人覺得有些失望,沒有展現出戰爭的殘酷和宏大。
這部電影就像這樣一個荒誕而暴力的故事,但它講述的其實是美中國人的噩夢和未來。
影片中的畫面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藍天白雲下的農場,都像是一幅幅精美的油畫。但是,這些美景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惡意和衝突。人們在這樣的美景下做出的事情,卻是如此醜陋、悲慘和悲壯。
導演通過精心的構圖和攝影技巧,將暴力和人性醜陋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慢動作鏡頭和定幀畫面讓人物和環境融為一體,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鄉村音樂的運用也讓觀眾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情感和心態。
電影中的人物並不是簡單的黑白分明,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動機。州權和持槍權成為引發衝突的根源,而人們之間的仇恨和暴力則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但是,影片並沒有簡單地批判這兩個問題,而是呈現出了它們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總的來說,它用成人童話的方式講述了美中國人的噩夢和未來。
說到美國,這個我們從小就聽說的國家,現在大家對它的看法可真是五花八門。以前覺得美國就是天堂,現在有些人卻覺得它一無是處。這些變化都是有原因的,特別是最近幾年,美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失敗,再加上一些國內的聲音,讓很多人對美國的好感度直線下降。
但話說回來,美國真的變了嗎?我覺得沒有。他們那套零和思維、制度輸出什麼的,從古至今都沒變過。美國能一直這麼強,靠的就是他們的價值觀輸出,讓其他國家都相信,只要跟著美國走,就能成功。
影片通過公路片的形式,展現了美國全境在戰爭陰影下的真實面貌。影片開頭,觀眾被帶入一個看似正常的城市,但隨著故事的深入,戰爭的痕跡愈發明顯,全國都燃燒於戰火,沒有安全地帶。
影片聚焦於一群記者,他們原本形成了一個與戰爭狀態相反的“獨立非戰世界”,彼此間的人情交互與戰爭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他們的車輛損毀,同伴被捲入戰爭而死亡,生者對此變得冷漠。這種冷漠不僅體現在他們對待同伴死亡的態度上,也體現在他們對待戰爭本身的態度上。他們原本試圖用鏡頭記錄戰爭,卻逐漸在戰爭面前淡漠了同伴的死亡,甚至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產生了“主觀改變”。
影片通過一系列細節和鏡頭語言,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沖擊和改變。比如,總統在影片開頭努力將戰爭描述為政治延伸的形式,但他的顫抖的手和摸鼻子的細節卻流露出內心的不自信。記者們在拍攝戰爭時,也逐漸失去了對戰爭的客觀記錄,而是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融入了鏡頭之中。
影片還通過女主角的經歷,展現了戰爭對個體的深刻影響。她在拍攝中差點被攻擊,隨後開始拍攝死者。這一過程中,她逐漸麻木地拍攝“無聲的戰場結果”,而她的鏡頭中的戰場是黑白色的,象徵著她身處於戰爭影響之下的“心靈失去情感色彩”的悲慘真相。
影片最終強調了“明知旅途終點真相也要前往”的宿命感,以及“受害於戰爭”的“自毀”之心。它揭示了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不被捲入戰爭,戰爭對人性的沖擊和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影片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和深刻的人性探討,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真實而殘酷的戰爭世界。
影片開篇,美國總統在準備一場勝利演講,但語氣中透露出不自信。隨著演講的推進,他的聲音越來越堅定,仿佛真的相信自己即將統一國家。然而,當他說出“上帝保佑美國”時,窗外的爆炸聲如同對這位總統的嘲諷,打破了他的自信幻象。資深戰地記者李,在屏幕前冷冷地看著這一切,顯然並不買賬。
鏡頭切換到紐約,抗議民眾與警察的衝突愈演愈烈。在這裡,我們見到了李和她的同事喬爾,以及年輕的攝影師傑西。李和其他攝影師全副武裝,只在衝突外圍拍攝,而傑西則初生牛犢不怕虎,深入抗議者中間,結果差點被警察誤傷。這時,一個少女攜帶爆炸物衝入現場,李在關鍵時刻救了傑西,同時堅守記錄者的身份,拍下了慘烈的場景。這一幕,不僅展現了李的專業素養,也讓傑西對她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當晚,李和喬爾決定前往華盛頓採訪四面楚歌的總統,儘管導師薩米警告他們政府軍會無差別射殺他人,但他們仍堅持前行。薩米為他們規劃了一條繞道西弗吉尼亞州的路線,並請求他們將他帶到夏洛茨維爾前線。
這部電影,雖然戰鬥場面不多,但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緊張的情節設置,成功營造了一種壓抑而緊張的氛圍。它讓我們思考,當一個國家陷入內戰和崩潰時,人們會面臨怎樣的選擇和困境。同時,電影也展現了戰地記者們的勇敢和堅韌,他們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
有個挺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人和相機的關系。新記者Jessie一開始被戰爭場面嚇到,後來卻像上癮一樣不停地拍照。而老記者Lee一開始很淡定,但後來卻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創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Jessie在Lee救她時中彈犧牲,但她還在拍Lee倒下的過程,看起來一點也不難過。而Lee在另一個朋友犧牲後,卻選擇刪除了照片。這真的挺諷刺的,戰爭讓人性受到了極大的考驗。
深記者Lee,冷靜、專業,但她看起來好像被政治搞得有點抑鬱了,就像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想跟外界有啥接觸。她在這部片子裡終於感覺到了“害怕”,這種感覺反而讓她意識到自己還活著,開始有了更多的情緒變化。她在這部電影裡算是比較“正常”的一個了。
然後卡莉·史派妮演的那個新人Jessie,她一心想當戰地記者,得到了Lee的很多幫助。你能看到她在這部電影裡成長了,但她的成長方向有點極端。她就像那些在前線的人一樣,被戰爭搞得興奮過頭,變得越來越狂熱。她瘋狂地拍照,已經不是為了新聞了,她就是在享受這一切。
在政治議題上,電影沒有過多地討論美國當前的具體矛盾,而是聚焦在憲政體系的覆滅上。通過片中記者的對話,我們可以窺見影片的深層思考。電影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關於第三任總統、解散FBI以及轟炸美國公民,都指向了憲政體系的崩潰。這不僅僅是關於任期、聯邦政府職能或是民主理念的失效,更是整個國家統一體的瓦解。
電影中的故事背景雖然語焉不詳,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導致這一切分裂和戰亂的源頭是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強大的州份,它們的利益受到威脅,導致了衝突和反抗。這種反抗並非簡單的驢象之爭,而是更深層次的經濟利益之爭。
此外,電影也展示了媒體在歷史面前的功用。通過一車四代記者的視角,我們得以窺見社會的變遷和歷史的進程。這種傳幫帶的結構不僅為敘事提供了方便,也反映了媒體行業的傳統和傳承。記者們在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記錄著歷史的瞬間,傳遞著真相的聲音。
有些觀眾可能覺得不太明白電影裡的內戰是怎麼爆發的,但我覺得這就是導演的巧妙之處。他故意模糊了這個線索,讓我們自己去思考、去感受。
電影裡有很多地方都展現了這種模糊性,比如軍人和記者的對話,有時候感覺他們說的都不是一回事。這其實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不同,受到生長環境、教育、階級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要想讓對方完全理解自己的立場,真的是難上加難。
電影裡的總統也沒能做好這個“公約數”的角色,所以最後也落得個被崩的下場。這讓我覺得,有時候,即使我們努力去尋求共識,但現實往往還是殘酷的。
特別是那段關於“hongkong。。oh,china!崩!!”的劇情,真的讓我深思。大兵們可能並不關心什麼貿易戰、科技競賽,他們只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種簡單的邏輯,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存在。
電影最後一幕也讓我印象深刻,女二在鄧斯特為了保護她而被擊斃後,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是上去抱住她哭泣,還是趕緊拿起相機去拍下總統被斃的瞬間?這一幕真的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如果你想看一部描繪美國政治紛爭、黨派鬥爭以及潛在內戰的電影,那麼現實中,你可能得失望了。電影中的宏大場面、緊張的戰況、高科技武器以及訓練有素的士兵,在這部所謂的“大新聞”中一概沒有。
這部電影並非關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也非白人與移民的摩擦,更不是日常生活瑣事的分歧。它更像是一部以記者視角展開的公路片,充滿了自嗨和誇張的元素。而那些預告片中震撼的坦克飛機鏡頭、炮轟著名地標的場景,竟然是正片中僅有的大場面。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部影片中的主角,原本應是深入前線、揭示真相的記者,卻因為跑得太快、車開得太猛,最終遭到了憤怒的紅脖子的殺害。這樣的結局,無疑是對所謂“大新聞”的一種諷刺和嘲笑。
SO,如果你想尋找一部深度剖析美國社會政治問題的電影,那麼這部影片可能並不是你的最佳選擇。它更像是一部充滿誇張和自嗨元素的公路片,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輕鬆和娛樂,但絕不會讓你對美國的政治和社會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少觀眾看完後說加蘭沒講清內戰的前因後果,但戰爭和政治這東西,本來就“語焉不詳”。碎片化、分歧化的公眾輿論造成的戰前政治撕裂,才是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加蘭聰明地把這些藏在幾句車上閒聊的臺詞裡,用主觀鏡頭窺探戰場局部,而不是全景再現戰爭。比如那場戲,文字戰地記者問狙擊小組的任務,回答就是“單純狙人”,這種戲謔的方式,直接體現了他的創作思路。
在全面戰爭狀態下,不會有拿著TikTok直播火箭彈的“新媒體”記者,這就給傳統媒體記者提供了登場機會。他們用相機鏡頭“代替”電影攝影機,把真實戰地影像“曝光”在大銀幕上。但電影結尾,這些記者也沒真正關心戰爭的原因,他們路過的那座虛假繁榮的小鎮,就是加蘭給觀眾的答案。
這部片子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戰火紛飛的美國,看完真是讓人心裡五味雜陳。雖然有些地方可能做得不夠完美,但整體來說還是值得一看的。
一開始看電影的時候,我就被那個設定給驚到了:加州和德克薩斯州竟然聯手成了叛軍,跟美利堅合眾國對著幹。我心想,這怎麼可能啊?這兩個州平時可都是各有各的脾氣,怎麼可能走到一起呢?但電影就這麼設定了,而且也沒給出太多解釋,就讓我自己去琢磨。
電影裡的記者團隊穿越那個殘破的美國,看得我真是緊張得不行。他們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危險和困難,但還是堅持去報道真相。演員們都演得特別好,特別是克爾斯滕·鄧斯特演的那個戰地攝影師李,簡直就是女中豪傑啊!她經驗豐富,面對危險也毫不退縮。還有凱莉·斯帕尼演的那個年輕記者傑西,她雖然經驗不足,但特別努力,想成為李那樣的人。兩人之間的互動也特別有意思,看得我心情跟著起伏。
除了演員陣容強大,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也挺特別的。它不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直接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的瞬間和遭遇來展現主角們的旅程。這種方式讓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玩那種後末日題材的電子遊戲,每個場景都充滿了未知和驚喜。
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也不是沒有缺點。最明顯的就是那個故事世界太模糊了,我到現在都沒搞明白為啥加州和德克薩斯州會聯手。而且電影也沒有給出太多關於衝突根源的解釋,就讓我感覺有點摸不著頭腦。如果導演能在這些方面多下點功夫,我覺得這部電影會更加完美。
影片巧妙地通過記者們的視角,展現了帝國的各種面貌。這些記者們不僅是戰爭的見證者,更是帝國興衰的記錄者。他們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捕捉著戰爭的殘酷、人性的複雜以及帝國的種種弊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地追問和思考,試圖找到真實與真相。
帝國看似強大無比,但實際上卻充滿了矛盾和裂痕。憲政的失靈、人民主權的喪失以及世俗社會的崩潰,都是帝國走向衰落的標誌。而在這個過程中,宗教洗腦和偽科學宣傳更是加劇了帝國的崩潰。這些虛假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不僅剝奪了人們的真實感知,更讓他們陷入了無盡的迷茫和困境。
然而,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仍有一些人堅守著真實和信仰。記者們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不畏強權,不懼危險,用自己的筆和鏡頭揭示著帝國的真相。他們的行為或許無法直接改變帝國的命運,但卻為人們提供了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影片的結局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當所有的媒體都不再對現實進行真實的認知和理解時,人們其實只是在想,而不是在看。這種對真實的迷失和扭曲,不僅讓人們失去了對世界的真實感知,更讓他們陷入了意識形態的虛無之中。
電影的前半部分,大量鏡頭聚焦在小女孩身上,讓人不清楚她究竟是故事的關鍵人物還是只是闖入者。隨著故事展開,主線逐漸清晰——一群記者決定前往DC,但電影並沒有給出充分的解釋,為什麼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拍照、採訪。這讓我們對記者們的動機感到困惑,也使得整個故事顯得有些割裂。
到了電影的高潮部分,面對種族主義者,我們甚至開始站在主角的對立面,看著記者證在混亂時期顯得如此無力。然而,導演在描繪一個秩序崩壞的世界時,對記者證的法理性處理得並不夠,使得這部分情節有些突兀。
最後一場戲非常精彩,展現了美國自家人在DC遭遇戰的奇觀。鄧斯特的死亡雖然有些俗套,但在那一刻,她的死亡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人們更關注的是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史派妮推開屍體繼續拍照的那一刻,人物形象才真正立體起來。
然而,回顧整部電影,我們不禁要問: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是想展現戰爭的殘酷,還是記者的勇敢?或者是人性的複雜?電影似乎想要涵蓋很多,但最終卻未能很好地將各個元素融合在一起。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在切入點上有些新穎,但在故事和表達的平衡上做得不夠好。它試圖展現戰爭的殘酷和記者的勇敢,卻未能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真正動機。希望導演在未來的作品中能夠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和故事連貫性,給觀眾帶來更深刻的體驗。
這部電影雖然是文藝片導演和公司出品的,但戰鬥場面並不激烈,跟那些美國主旋律大片比起來差了點意思。不過啊,它勝在深入火線報道真相的題材,雖然這種題材幾十年前就拍過了,但《內戰》還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故事裡,戰地記者原本抱著揭露真相的目的去戰場,結果卻發現真相本身就是戰場上的第一個犧牲者,這種主題深度真的讓人深思。
電影裡的女記者,還是史上最水的奧斯卡影後演的,她面對戰場創傷的困擾和年輕記者的熱血向往,表現得既想保護又想厭惡,這種矛盾心理真是演得太到位了。還有那段他們開車前往首都採訪總統的旅程,真的是看得人心裡五味雜陳。從滿目瘡痍的城市到戰火剛剛平息的地區,再到歲月靜好的地方,感覺戰爭就像發生在另一個星球上一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萬人坑的場景,記者被一一處決,就因為地方武裝認為他們是美中國人。這個鏡頭真的太有衝擊力了,讓我瞬間想到了那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戰場上,人命真的就像草芥一樣,太殘酷了。
影片結尾攻克白宮的高潮部分也挺震撼的,但我真的懷疑在美國那種環境下,還會有多少特勤局人員和軍隊願意奮戰到最後。好在年輕記者在前輩的保護下活了下來,用鏡頭記錄下了女記者被擊中的瞬間,黑白靜止畫面讓人聯想到了那些記錄黑暗歷史的影集。
電影的目的是要表現內戰的危害,但卻沒有深入探討內戰的原因,讓人覺得有些片面。整個片子就像一個恐怖片,用內戰來嚇唬老百姓,讓人覺得非常壓抑。
其次,這部電影的視角非常狹窄。它沒有展現內戰中的宏大場面,而是只關注了一個記者小組的行動。戰爭場面更像是警匪片,而不是真正的戰爭片。這樣的處理方式讓人覺得有些失望,沒有展現出戰爭的殘酷和宏大。
這部電影就像這樣一個荒誕而暴力的故事,但它講述的其實是美中國人的噩夢和未來。
影片中的畫面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藍天白雲下的農場,都像是一幅幅精美的油畫。但是,這些美景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惡意和衝突。人們在這樣的美景下做出的事情,卻是如此醜陋、悲慘和悲壯。
導演通過精心的構圖和攝影技巧,將暴力和人性醜陋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慢動作鏡頭和定幀畫面讓人物和環境融為一體,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鄉村音樂的運用也讓觀眾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情感和心態。
電影中的人物並不是簡單的黑白分明,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動機。州權和持槍權成為引發衝突的根源,而人們之間的仇恨和暴力則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但是,影片並沒有簡單地批判這兩個問題,而是呈現出了它們的複雜性和多面性。
總的來說,它用成人童話的方式講述了美中國人的噩夢和未來。
說到美國,這個我們從小就聽說的國家,現在大家對它的看法可真是五花八門。以前覺得美國就是天堂,現在有些人卻覺得它一無是處。這些變化都是有原因的,特別是最近幾年,美國在國際上的戰略失敗,再加上一些國內的聲音,讓很多人對美國的好感度直線下降。
但話說回來,美國真的變了嗎?我覺得沒有。他們那套零和思維、制度輸出什麼的,從古至今都沒變過。美國能一直這麼強,靠的就是他們的價值觀輸出,讓其他國家都相信,只要跟著美國走,就能成功。
影片通過公路片的形式,展現了美國全境在戰爭陰影下的真實面貌。影片開頭,觀眾被帶入一個看似正常的城市,但隨著故事的深入,戰爭的痕跡愈發明顯,全國都燃燒於戰火,沒有安全地帶。
影片聚焦於一群記者,他們原本形成了一個與戰爭狀態相反的“獨立非戰世界”,彼此間的人情交互與戰爭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他們的車輛損毀,同伴被捲入戰爭而死亡,生者對此變得冷漠。這種冷漠不僅體現在他們對待同伴死亡的態度上,也體現在他們對待戰爭本身的態度上。他們原本試圖用鏡頭記錄戰爭,卻逐漸在戰爭面前淡漠了同伴的死亡,甚至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產生了“主觀改變”。
影片通過一系列細節和鏡頭語言,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沖擊和改變。比如,總統在影片開頭努力將戰爭描述為政治延伸的形式,但他的顫抖的手和摸鼻子的細節卻流露出內心的不自信。記者們在拍攝戰爭時,也逐漸失去了對戰爭的客觀記錄,而是將自己的主觀感受融入了鏡頭之中。
影片還通過女主角的經歷,展現了戰爭對個體的深刻影響。她在拍攝中差點被攻擊,隨後開始拍攝死者。這一過程中,她逐漸麻木地拍攝“無聲的戰場結果”,而她的鏡頭中的戰場是黑白色的,象徵著她身處於戰爭影響之下的“心靈失去情感色彩”的悲慘真相。
影片最終強調了“明知旅途終點真相也要前往”的宿命感,以及“受害於戰爭”的“自毀”之心。它揭示了沒有任何人能夠確保自己不被捲入戰爭,戰爭對人性的沖擊和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影片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和深刻的人性探討,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真實而殘酷的戰爭世界。
影片開篇,美國總統在準備一場勝利演講,但語氣中透露出不自信。隨著演講的推進,他的聲音越來越堅定,仿佛真的相信自己即將統一國家。然而,當他說出“上帝保佑美國”時,窗外的爆炸聲如同對這位總統的嘲諷,打破了他的自信幻象。資深戰地記者李,在屏幕前冷冷地看著這一切,顯然並不買賬。
鏡頭切換到紐約,抗議民眾與警察的衝突愈演愈烈。在這裡,我們見到了李和她的同事喬爾,以及年輕的攝影師傑西。李和其他攝影師全副武裝,只在衝突外圍拍攝,而傑西則初生牛犢不怕虎,深入抗議者中間,結果差點被警察誤傷。這時,一個少女攜帶爆炸物衝入現場,李在關鍵時刻救了傑西,同時堅守記錄者的身份,拍下了慘烈的場景。這一幕,不僅展現了李的專業素養,也讓傑西對她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當晚,李和喬爾決定前往華盛頓採訪四面楚歌的總統,儘管導師薩米警告他們政府軍會無差別射殺他人,但他們仍堅持前行。薩米為他們規劃了一條繞道西弗吉尼亞州的路線,並請求他們將他帶到夏洛茨維爾前線。
這部電影,雖然戰鬥場面不多,但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緊張的情節設置,成功營造了一種壓抑而緊張的氛圍。它讓我們思考,當一個國家陷入內戰和崩潰時,人們會面臨怎樣的選擇和困境。同時,電影也展現了戰地記者們的勇敢和堅韌,他們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