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根據1971年1月發生的大韓航空F-27劫機未遂事件改編,以全世界客機劫持事件猖獗的20世紀70年代為背景,講述1971年一架客機在南韓上空被劫持,機組人員與乘客們在極端狀況下展開殊死搏鬥的故事。
客機駕駛員泰仁(河正宇飾)和圭植(成東日飾)準備執行飛往金浦的航班。
在乘務員玉順(蔡秀彬飾)的引導下,乘客們正忙著登機。
飛機起飛後不久,一枚自制炸彈爆炸,機艙內頓時一片混亂。
"從現在開始,這架飛機將飛往北方!"
企圖劫持整架飛機的龍大(呂珍九飾)
控制了駕駛艙,並威脅要強行將飛機開往北方。
爆炸的沖擊導致圭植失去了一只眼睛的視力,
現在唯一能夠駕駛飛機的人只有泰仁了。
他們開始了一場為了安全降落而進行的殊死搏鬥...
大韓民國領空客機劫持事件
在這趟航班上,所有人都將性命置之度外!
地區:韓國
原名:하이재킹
臺灣:亡命機劫
香港:劫機1971
中文:劫機
又名:,Hijack 1971,Hijacking
導演:金聖翰
編劇:金景燦
片長:100分鐘
看完《亡命機劫》,我的心情有些複雜。既沒有緊張刺激的情節讓我心跳加速,也沒有深沉的情感觸動我心弦。我清楚,這僅僅是我個人的觀後感。
《亡命機劫》取材於1971年1月23日真實發生的“大韓航空F27客機劫持未遂事件”。當時,從江原道束草機場飛往首爾金浦機場的航班在江陵上空被劫持,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個名叫金相泰的23歲青年。他計劃叛逃到北韓,懷揣著四個自制炸彈登上了飛機。然而,電影在呈現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時,卻未能給觀眾帶來足夠的緊張感和情感共鳴。
電影以機長泰仁(河正宇飾)的視角展開,講述了他在面對劫機危機時的選擇和行動。泰仁曾因在另一次劫機事件中挽救乘客生命而被勒令退伍,但他始終堅守著拯救乘客和安全駕駛的信念。然而,電影在塑造這位英雄人物時,卻未能充分展現他的魅力和深度,使得整個故事缺乏了應有的情感張力。
此外,電影的導演手法也顯得有些過時。即使在緊張的場景中,觀眾也難以感受到應有的緊張感。開場序列的呈現方式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仿佛導演試圖通過一系列快速的剪輯和特效來吸引觀眾,但卻適得其反。
當然,電影在刻畫乘客角色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前往首爾的蜜月夫婦、老板和秘書、通過司法考試的兒子和母親、帶著雞登機的老人等角色都各具特色,為電影增添了不少趣味。然而,這些角色的刻畫卻分散了故事的焦點,使得整部電影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亡命機劫》並沒有成功地超越真實事件的感動。雖然它忠實地還原了歷史事實,並適當地刻畫了罪犯和泰仁的故事,但整體上卻缺乏了應有的情感深度和力度。電影在傳達情感時顯得過於直接和生硬,讓觀眾難以真正沉浸其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演員表演非常出色。河正宇、呂珍九、成東日等演員都展現了精湛的演技,為電影增色不少。然而,即便如此,《亡命機劫》仍然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如果導演在表現手法和敘事技巧上能夠更加用心,或許它能夠成為一部更加值得紀念的電影。
電影《亡命機劫》依據兩起震驚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1969年,大韓航空YS-11客機被劫持至北韓,部分乘客被遣返,但仍有部分乘客被扣留至今。兩年後,另一架大韓航空波音707客機在洪川上空也遭遇了類似的命運。這部電影聚焦的就是後者的事件。
在這起事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他是曾擔任空軍中校,後來加入大韓航空擔任副駕駛的全明洙。在劫機事件中,他英勇地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炸彈,但不幸在飛機迫降後因失血過多而犧牲。
主演陣容與演技
電影由實力派演員河正宇飾演全明洙副駕駛,成東日則飾演機長李江欣。為了戲劇效果,電影對真實事件進行了適度的改編,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事件的真實性。兩位主演的演技穩定,沒有明顯的破綻,帶領觀眾深入體驗了事件的緊張與悲壯。
除了兩位主演,呂珍九和蔡秀彬也貢獻了精彩的表演。雖然文裕康等其他演員戲份不多,但偶爾出現的熟悉面孔也為電影增色不少。
劇情緊湊,引人入勝
電影劇情緊湊,場景轉換迅速,觀賞性極強。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很容易就被緊張刺激的劇情所吸引,忘記了手中的爆米花。與許多荒謬的劫機題材電影不同,這部電影因其真實事件的背景而更加引人入勝。
在電影中,呂珍九飾演的反派角色雖然略顯不足,但整體而言並不影響電影的觀感。電影在呈現與北韓相關的臺詞時,雖然可能會讓部分觀眾感到不適,但這也是電影為了還原真實事件所必須的一部分。
總結
《亡命機劫》是一部典型的南韓動作電影,雖然整體感覺平淡無奇,但因其改編自真實事件而更具震撼力。電影中雖有煽情內容,但從人道主義角度出發,可以理解導演想表達的觀點。這部電影在觀眾中評分不錯,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電影的背景設置在1971年,生動地呈現了南韓那個年代的真實歷史風貌。
影片中引人注目的大韓航空雙螺旋槳客機,象徵著南韓真正騰飛的70年代。在此之前,北韓的經濟發展一度領先南韓。
電影中的道具細節也映射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譬如,演員河正宇飾演的戰鬥機飛行員退役後遷入新家,卻發現屋內被塗上紅色油漆,並寫著“빨갱이의 집”(意為“赤鬼的家”),這表明當時有些無法返回北韓的北韓間諜或游擊隊員,雖然生活在南韓,卻仍保持著原有的政治立場。當然,電影情節或許與真實歷史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那個“自由南韓”的時代,不少人因被誣陷為“紅色分子”而飽受迫害,甚至名譽掃地,有人甚至選擇逃離至北韓。
要深入理解這部電影,我們需要了解當時南韓與北韓的政治格局。南韓選擇了自由民主主義道路,而北韓則走上了共產主義道路。兩國之間的對峙,無疑也影響了電影的劇情走向。
影片還細膩地描繪了當時南韓民眾的生活。人們依賴煤炭取暖,一家人擠在單間房內,用風爐和烤爐烹飪簡單的米飯和雜菜。他們通過泵從地下取水,廁所通常是幾代人共用的,被戲稱為“便所”,往往位於裝有泡菜壇的小屋下方。在那個年代,人們習慣自己醃製泡菜、辣椒醬、醬油等,因此像“샘표醬油”這樣的公司初創時銷量並不理想。如今,這些傳統手藝已鮮少由家庭自行操持。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河正宇坐在“炕”上享用雜菜的場景。這種“炕”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設施,不僅是用餐之地,更是家人圍坐聊天、分享水果的溫馨角落。夏天時,它甚至能變身為睡榻。可以說,“炕”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多功能空間。
在束草機場的場景中,一個巨大的垃圾桶上寫著“請撿起垃圾”的標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宣傳。機場候機室內,小販們售賣著傳統小吃,如花生、炒米和蠶蛹,令人垂涎。此外,電影中還有男性在開放空間自由吸菸的場景,反映了當時吸菸的普遍性和社會風氣。飛機上和公共汽車上都配備了菸灰缸,而女性吸菸則被視為禁忌。若女性在街上吸菸,她們的香煙可能會被搶走,甚至遭受耳光,且無人敢為她們伸張正義。這樣的反應在當時被視為理所當然,吸菸幾乎成了男性的特權。
直到20世紀90年代,梨花女子大學的女學生們掀起了一場變革,她們呼籲女權主義、女性權利和吸菸自由,並邀請了記者前來報道。這一行動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成均館的儒生們甚至試圖阻止女生在街頭吸菸。如今,女性吸菸已成為常態,但在那個時代,這無疑是難以想象的。這一變革,正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
總的來說,《亡命機劫》這部電影不僅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風貌,還呈現了大韓航空創始人趙重勳先生為南韓航空事業所付出的努力。同時,電影也還原了早期飛機和空乘人員的風采。趙重勳會長無疑是一位時代的巨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女強人在名字後都會加上“양”,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獨特印記。電影中的緊張音樂和反派演員呂珍九的精湛表演都令人難以忘懷。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那只在電影中出現的雞,原來是一位動物演員,直到看到字幕時,我才意識到這位“演員”的存在。
在1971年的南韓,飛機旅行還是一件奢侈而罕見的事情。然而,就在這年,一架從束草飛往首爾的民航客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一起真實的劫機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泰仁,原本是一名空軍飛行員,因兩年前的一次事件被迫退役,成為了一名民航機副機長。那次事件,他因為拒絕執行攔截一架疑似叛逃北韓的客機的命令,而被認為是違抗軍令,導致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轉變。
兩年後,泰仁再次遭遇了劫機事件。這次,他駕駛的民航客機被一名年輕男子劫持,他要求飛機飛往北韓。泰仁驚恐地發現,這名劫機犯竟然與兩年前的那次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原來,這名劫機犯是當年被北韓利用的劫機犯的弟弟。他的哥哥為了北韓政府許諾的獎金,劫持了飛機,最終客死異鄉,而他們一家也因此被社會打上“叛國賊”的標籤,受盡屈辱。
走投無路的弟弟,決定效仿哥哥,用極端的方式向這個殘酷的世界復仇。他不僅要向那些讓他失去親人的政府和社會復仇,還要向那些無辜的乘客復仇,因為他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充滿不公和冷漠的世界裡。
面對這樣的絕境,泰仁決心拯救機上的乘客,阻止劫機犯的瘋狂行徑。他一邊與劫機犯周旋,拖延時間,一邊嘗試與地面取得聯繫,尋求支援。而劫機犯的瘋狂行徑也讓機上乘客陷入了恐慌和絕望之中。
《亡命機劫》不僅是一部展現空中危機和人性掙扎的災難片,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它讓我們看到,在冷戰時期韓朝對峙的殘酷現實下,普通人的命運如何被時代所左右,以及他們在面對困境時的掙扎與無奈。同時,影片也引發了觀眾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問題的關注,讓我們思考如何在追求物質和成功的過程中,保持心理的健康和社會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