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闖一闖天地都是你的
有了新的政策,鐵飯碗面臨丟失的境地。很多人都憂鬱徘徊,甚至為了鐵飯碗師徒反目,只為了爭取一個留下來的名額。各種手段,心眼子都用出來了,人類的自保信念可真是強大。
以前的人,很喜歡拍照片。像我姨姥他們,那個年代她們還沒有什麼正經的彩色照片,那拍出來的人物,都是後上色的,都是濃濃的大粗眉,然後芭比粉的大臉蛋。看起來很是怪異搞笑。再後來,有了相機,人物不再是在攝影棚裡拍了,開始走了出去,在各種美好景色裡拍。
林場要裁員,要停薪留職,上面安排下來的任務要抓緊完成。可本來幹事爽快的老顧卻瞻前顧後,他無法做決斷,因為事情太複雜了,不僅僅要考慮到這個職工的工作態度,業務水平,還要考慮他的家庭情況,如果丟了這工作,會不會日子過不下去。
這個爺們兒的小日子,過的是真舒心啊。也不用努力拼搏,家裡還有個能張羅的媳婦。原來就是開開拖車拉拉木頭,後來下崗了,天天就是喝點兒小酒,打打麻將。也不說乾點兒啥養家糊口的,自己的媳婦反倒出去開了個理發店養家。
李興傑,是個知恩圖報的孩子。在他親爸一場事故中去世,他的親媽又魔怔一般跑去了南方之後,他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把自己徹底交託給心情,把自己的學業荒廢。他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去學習,奔著自己理想中的光明未來。
李興傑家中遭遇巨變,自己的父親,在一次採伐任務中被大樹砸死。母親為了心心念念過上有錢人日子的信仰,離開他,離開家去南方打拼。為了她心目中的金字塔尖尖奔波。女人嘴裡的奮鬥,還真不是純粹的奮鬥,就是一味的想離開傷心地,想過好日子的執念吧。
男孩子是不是都有一個當兵的夢啊,想感受一下軍旅生活,去挑戰自己的無限可能,然後用身體力行來證明,自己是個有骨氣的,當過兵,吃過苦,被捶打過。劇裡的顧家老大,竟然不是老顧頭和媳婦生的,而是老顧的媳婦上段婚姻帶過來的。
老顧家又接二連三的多了兩個娃,一個被自己親媽寄放在老家給了自己老妹養活的老二,一個自己的親生爹是個在逃犯進了局子的男孩。那個年頭啊,連吃頓餃子都是奢侈的。顧家最小的顧長喜,在看到家裡包了餃子招待收編的二哥時,眼睛都看呆了。
在那個多子多孫的貧苦年代,最慘兮兮的人間小可憐,是第幾個孩子呢?看看老顧家這五個,只有一個顧長喜是老兩口自己親生的,大哥是母親上一段婚姻帶過來的,生下那三個,根本就一點兒血緣關系都沒有,但就是這樣的一家子人,莫名的緣分走到了一起。
《我和我爸的十七歲》結局了!因重明(李明德)而來,後被劇情設定而吸引,一方面是高科技智能,一方面是父子共度校園時光,還有就是兄弟情,好奇後期的發展。劇情中張宇的有些堅持令人不是很理解,如對十五班的堅持,也就電視劇劇情如此,但不得不說他一直堅信的友情重要令人動容,“高文明”在每次爭執後最終選擇與張宇一起面對,在相處中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青春也就如此,不是嗎~
人間種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是一場場的能量爭奪。你強大,我就要挑戰你的強大,一次次的試探你的底線,在我可能侵犯到的領域,來爭奪一些資源回來。說簡單了,像不像每個人都是強盜?塗山家的老祖宗,本來答應了幫助璟退婚,還說要一點點來,不能侵犯到家族利益。